一、哪些人作為證人需要回避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回避制度是不適用證人的,所以證人不需要回避。
第二十九條?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第三十二條?本章關于回避的規定適用于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
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依照本章的規定要求回避、申請復議。
第六十二條?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二、哪些人可以作為證人
根據刑事訴訟法,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一)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并且這種缺陷或者年幼要達到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程度時,才能排除其證人資格,而是否達到了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程度,不能以個人主觀判斷,必須由專門人員的鑒定來確認。
證人必須有作證能力,對于證人的作證能力應當采取推定法,即推定每一個人都有作證能力,如果要否定一個人的作證能力,必要時可以進行審查或者鑒定。
(二)證人只能是自然人,單位或者組織出具的證明材料,只能以書證的形式出現,而不能以證人證言的形式出現。
(三)證人證言必須堅持個別化原則,即一人一證,利用座談會形式形成的材料不能作為證人證言使用。
(四)證人的身份是由于他(們)對案件情況的感知在客觀上與案件之問形成了相應的證明關系所決定的,因此證人具有不可替代性,證人不能由辦案人員隨意指定或更換。
證人必須親口陳述或親筆書寫證言,除辦案人員制作筆錄以外一般不能委托他人代理。
(五)證人是指除了當事人以外的了解案件情況并向公安司法機關陳述的人,因此“所有知道案情的人都是證人”的說法是錯誤的。
(六)見證人,是指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應辦案人員要求對訴訟中的某些法律行為進行見證的人。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回避制度是不適用證人的,所以證人不需要回避。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賣雙方約定低價食品變質賣方不負責是否有效
2020-11-20行政許可申請書時效
2020-11-21律師函可以拒絕簽收嗎
2021-03-14交通事故私了保險公司怎么陪
2021-03-22夫妻能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1-02-08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代領的情形
2021-02-03如何認定挪用公款
2020-11-21終止合同需要約定還款期限嗎
2021-02-12學生精神失常是學校的責任嗎
2021-01-15離婚時雙方都要房子怎么辦?
2021-03-25“國五條”解讀
2021-01-16勞動關系發生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06員工離職手續有哪些
2020-12-15可以投1年以內的短期交強險嗎
2021-01-17跳槽去另一個公司保險基數怎么算
2020-12-20出險時保險公司應賠多少錢
2020-12-02村民侵占耕地不給怎么辦
2021-01-30如何解決土地流轉相關問題
2021-01-19禁養區拆遷不給補償怎么辦
2021-03-24城市房屋拆遷補償不合理怎么維權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