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關于合同的爭議可能會出現合同主體不適格、合同一方當事人違約以及合同違反強制規定而無效等情況;然而在現實中,合同風險也是很重要的一項造成損失承擔的問題,需要當事人注意。那么買賣合同何時需風險承擔?今天,小編就為您整理了如下內容,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買賣合同何時需要風險承擔
買賣合同中的風險承擔,需要滿足一定的構成條件:
第一,雙務合同才存在風險承擔問題。因為對于風險承擔,根據大陸法系的傳統觀點,大都認為主要是價金風險問題,即當標的物毀損、滅失時,對方是否需要支付價金的問題。因此只有在雙務合同中,才有探討風險承擔的必要。
第二,須非因可歸責于雙方當事人的事由。風險必須是由不可歸責于當事人任何一方的原因造成的。在買賣合同可能出現的風險中,既有可能由可以歸責于當事人,某一方或雙方的事由造成的,也有可能由不可歸責于任何一方的事由造成。對于前一種情況,各國立法都通過違約責任制度加以規定,只有由于不可歸責于任何一方當事人的事由導致的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才交給危險負擔制度處理。
第三,風險發生的時間應當在合同生效以后,合同履行中發生。風險的出現必須在合同簽訂之后,而不能是合同簽訂之前已經出現。如果在合同簽訂之前就已出現,那屬于標的物自始不能的問題。另外風險必須發生在合同業已生效的情況下,如果合同還沒生效,談不上合同的履行,也就無所謂風險承擔的問題。
第四,給付全部或者部分不能。這種不能還必須是永久不能。給付如果只是暫時不能,當這種不能的原因消失時,仍應當繼續履行。
原則上,應當說風險承擔的移轉與否與出賣人的違約行為,即出賣人履行不符合合同約定沒有關系。出賣人雖然沒有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債務,如遲延履行或者交付的貨物不符合合同約定等,但只要買賣標的物已經交付,風險承擔就發生移轉。因為在標的物交付的情況下,實際上控制標的物的能力已經為買受人所取得,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由買受人承擔風險承擔比較合理。至于出賣人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事情,可以由買受人另外要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
滿足了以上條件的時候,就能產生合同風險承擔的問題,而一般來說,如同不可抗力、意外事件等都能造成風險承擔。一般承擔由當事人實現約定,無約定時再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而定。律霸網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律師費用收取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4反擔保解除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3-08房產抵押有什么流程
2020-12-23土地出讓收益包括違約金嗎
2021-02-13存單質押法院是否可以扣劃
2020-12-05收到執行裁定書怎么辦
2021-02-20交通事故誤工費證明怎么寫
2021-02-15商業銀行工作人員索取回扣造成損失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22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需要哪些
2021-01-09若公司倒閉該如何賠償員工
2021-02-12商場未盡保障義務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05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23保險索賠要注意什么
2021-02-16修理廠內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新保險法對責任保險制度進行了哪些修改和完善
2020-12-07我國農地所有權、使用權、承包經營權的概念
2021-01-12《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解讀
2020-11-08劃撥土地轉出讓怎么計算價格
2021-03-18農村土地流轉糾紛的原因和解決方法是什么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