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環境行政合同的適用范圍也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數學者都認為環境行政合同的適用于防治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領域,也有的學者有不同看法,認為環境法是一個廣泛的概念:環境法是調整因開發、利用、保護和改善環境而產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自然資源法是調整人們在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和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盡管環境法和自然資源法在保護對象、特征、調整方法等方面具有共同點,但是二者在調整調整對象、保護對象的范圍、調整社會關系的原則、任務和目的等方面存在不同之處。所以,設立了環境保護外部行政合同制度并不包括自然資源開發利用、保護和管理過程中采取的行政合同制度。那么,到底有沒有必要對環境行政合同再針對污染防治領域和自然資源保護領域再作分類?可不可能建立整個環境法領域都適用的行政合同制度?
環境行政合同制度隨著環境法的發展而發展。前文我們提提到,環境行政合同制度發軔于日本的公害防止協定,為什么會是在公害防治領域首先出現環境行政制度,這是由當時日本環境問題的特點和環境法的發展階段決定的。而隨著環境問題的發展和人們認識、解決環境問題水平的提高,環境法與自然資源法能夠融合構成我國法律體系中的一個法律部門,是由環境法與自然資源法共同具有的內在、本質的客觀實在因素所決定的。這些因素包括環境法與自然資源法具有共同自然屬性的法律保護客體——環境和資源,具有統一社會屬性的法律調整對象——生態經濟社會關系,以及具有相互融合的法律調整方法——現代立法模式。傳統意義的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保護活動已經越來越難以區分,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織綜合在一起。實際上,隨著環境法領域的擴展和解決環境問題手段的日益靈活多樣,有些學者從解決環境問題的不同階段的任務分配與執行措施將環境法分為預防法、管制法和救濟法。
環境行政合同制度作為一項既具有行政管制色彩又充分調動行政相對人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的法律制度,在環境法各個領域、各種環境管理活動中都有運用,所以,從環境法的發展趨勢來看,不宜對環境行政合同再根據污染防治和自然資源保護領域再作劃分,實際上,從目前環境行政合同運用的情形看,也不可能作清晰的劃分。環境行政合同作為一項新型環境管理行政手段,對整個環境法領域都是適用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辦理提存是向債務履行地公證處申請嗎
2021-02-05驗資報告費用要給多少
2021-02-17定金、違約金、損害賠償金三者之間的關系
2020-11-24支票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8父母包辦婚姻懲罰后果是什么
2021-01-01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會產生什么后果
2021-02-14遵義組織產品質量仲裁檢驗和鑒定,開展對棉花、毛絨、繭絲、麻類纖維質量公證檢驗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28銀行員工私劃走客戶款項銀行要承擔責任嗎
2021-02-10受欺詐訂立的買賣合同有效嗎
2020-11-17拆遷款糾紛繼承人怎么分割
2020-12-25投保家庭財產保險應當考慮哪些事項
2021-01-31未及時變更保險合同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0交通事故中對方摩托車沒有手續保險公司會賠對方車輛損失嗎
2021-01-03保險代理人的行為是如何調整的
2020-12-04沒劃痕險怎么走保險
2021-02-09騙保的民事后果
2021-01-13香港騙子雇內地人挖眼自殘騙保險金
2021-01-05盡早為老年幸福生活買單
2021-01-21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
2020-11-22怎么理解土地承包期再延長三十年不變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