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如何辨別對方工作人員身份
企業工作人員的經營行為屬于職務行為,由企業承擔民事責任。然而發生糾紛時,對方往往否認其與某人之間存在隸屬關系,此人亦資不抵債或逃之夭夭,人相當被動。以下策略可以避免此類尷尬:
1、與該人員經濟往來時,應由其所在單位出具授權委托書,明確記載權限范圍與起止日期
2、該人員簽訂合同或出具收據、欠條時,應當加蓋單位公章或法定代表人簽字
3、出現身份不明情況時,應當通過補充協議、備忘錄、書信、錄音等方式固定此人身份
4、查看、留存此人身份證、工作證等資料,為必要時向其主張權利奠定基礎
二、如何預防欠款糾紛
欠款預防機制應當貫串始終,而不應臨陣磨槍、臨時抱佛腳!企業可以做到:
1、掌握合同起草權,在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前提下,預置利己條款
2、爭取擔保,欠款不能清償時,由保證人承擔清償責任,或拍賣、變賣抵押物優先受償
3、盡量采取先款后貨方式或者先定金后發貨的交易方式,必須采用先貨后款方式的,應當固定和保存交接手續
4、有證據證實對方經營狀況嚴重惡化、轉移財產、喪失商業信譽時,應當中止履行,要求對方提供擔保
三、發生欠款糾紛該怎么辦
1、選擇恰當的解決糾紛的方式
當借款合同發生糾紛時,當事人雙方首先應及時協商解決。因為協商解決有利于維護雙方的感情,有利于以后繼續合作,而且協商解決簡便、迅速、耗費少、便于執行,因而是一種常用方法。
如果當事人協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合同管理機構申請調解、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在利用訴訟方式解決糾紛時,法院一定要及時、正確地審理案件,解決糾紛,不要久拖不決,以減少雙方當事人的經濟損失,維護國家、社會和公民個人的利益。
2、注意解決借款合同糾紛的期限
借款合同規定的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應在一定時期內履行,當借款合同出現糾紛時,也應該及時解決。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解決借款合同的糾紛有一定期限限制。其期限適用《民法通則》關于一般訴訟時效的規定,即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兩年不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其權利。因此,合同當事人,特別是貸款人在借款合同發生糾紛后,要及時解決,不要超過時效限制,使自己喪失勝訴權,從而遭受經濟損失。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企業如何辨別對方工作人員身份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企業工作人員的經營行為屬于職務行為,由企業承擔民事責任。然而發生糾紛時,對方往往否認其與某人之間存在隸屬關系,此人亦資不抵債或逃之夭夭,人相當被動。以上策略可以避免此類尷尬。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楊子興律師,山東智祥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聊城市法律顧問委員會法律專家庫成員,莘縣政府法律顧問,百度貼吧聊城律師哥,聊城知名刑事辯護律師,聊城優秀律師,企業兼職法律顧問,畢業于山東最具知名法律院校---山東政法學院,現執業于聊城最具規模的律師事務所-山東智祥律師事務所。多年的法學學習與執業生涯,已將法學理論與實踐融合在一起,擅長解決各種疑難復雜法律問題。 執業以來代理案件數百起,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加之工作認真負責,切實把當事人利益放在首位,取得了委托人以及各部門的一致好評與認可。楊子興律師尤其擅長處理刑事辯護、婚姻、交通事故法律事務和合同糾紛,在刑事辯護、婚姻,合同,交通事故有獨特見解。 弘揚法治精神,維護公平正義,楊子興律師一直把此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始終堅持把宣傳法律與為百姓服務結合起來。 2011年,為便于法律咨詢,楊子興律師專門在聊城各轄區縣貼吧開設免費法律咨詢貼,解答法律咨詢。 2012年1月,聊城晚報以“聊城貼吧有位律師哥”進行專門報道; 2012年8月,故意傷害案件受害人為表達對楊子興律師的工作認可,專門送來“維護
交通事故賠償有時間限制嗎,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期限為多久
2020-12-13檢察院立案偵查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5庭前調解后反悔怎么辦
2021-01-12在工地工作時受傷的按照人身損害能賠多少
2021-01-31盜竊罪判幾年
2020-12-11交通事故鑒定有傷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25中止探視權起訴狀的內容
2020-12-13父母可以向斷絕關系的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1-23夫妻協議離婚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30房屋抵押登記流程
2021-03-05沒有房產證只有購房合同可以保全嗎
2021-03-18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標準
2021-02-11勞動合同終止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3在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22人身保險合同領取的保險金是否應當從賠償金中扣除
2020-11-10造成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10交強險保險理賠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22保險人如何計算保險額
2021-02-20定值保險合同可以適用于哪些
2021-01-12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五條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