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婚財產贈與合同是否必須公證?
贈與合同的生效并不以公證為要件,并非一定要公證。但贈與人和受贈人雙方協商一致進行公證,是意思自治行為,法律也不禁止。
贈與合同,贈與人把自己的財產無償地送給受贈人,受贈人同意接受的合同。贈與合同可以發生在個人對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以及個人相互之間。贈與的財產不限于所有權的移轉,如抵押權、地役權的設定,均可作為贈與的標的。
贈與合同一般具有以下性質:
①雙方行為。贈與合同須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如果贈與人有贈與的表示,但受贈人并沒有接受的意思,則合同仍不能成立,故與饋贈這種單方行為不同。
②是吸收了諾誠合同與實踐合同的合理因素。諾成行為。多數國家承襲羅馬法的傳統,規定贈與合同在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時即告成立,不必等待交付贈與物,即為諾成行為。
③無償行為。除合同中雙方約定附條件的義務外,原則上受贈人并不因贈與合同而承擔義務,故為單務合同。
二、 贈與合同撤銷的分類
根據撤銷權人行使撤銷有無法定事由,可以分為有因撤銷和無因撤銷。
1、 無因撤銷,是指贈與合同成立后,贈與人在交付贈與標的物之前,無需任何理由而撤銷贈與。但是,贈與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性質或者具有道德義務性質的或者經過公證證明的贈與合同,不適用無因撤銷。
2、 有因撤銷,是指贈與合同成立后,贈與人在出現法律規定的特定事由時,使贈與合同的法律約束力歸于消滅的行為。根據法律規定,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行使有因撤銷權:
第一,受贈人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的;
第二,受贈人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的;
第三,受贈人不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的。
其實,財產的贈與必須是一種自愿性的行為,而相較于對贈與合同的公證,很多時候及時的辦理過戶才是最為關鍵的。當然公正,對于受贈人來說也是多了一層法律保障的,不過贈予合同是否辦理公證完全在于當事人自愿選擇的。如果,贈予的財產當中有查證是屬于非法所得,那也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離婚時如何進行財產保全?
離婚財產分割與賠償計算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安履行抗辯權的實施條件
2021-02-23行政處罰發案到立案多長時間
2021-02-19試用期多長有法可依
2021-02-01怎樣避免商標無效請求
2020-11-09家暴告誡書出臺 取證有新招
2021-02-24醉酒駕駛緩刑機率有多大
2021-02-11超市雇員受傷責任承擔,由誰負責
2021-03-10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1-27集資房再上市要滿足五年嗎
2020-12-31勞務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30頂替別人上班能否確認勞動關系
2021-03-17勞務外包的好處有哪些
2021-01-06人壽保險有哪些種類以及老人人壽保險應該怎么選擇
2020-12-10什么是免責條款,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條款主要包括什么
2020-11-28中國保監會關于加強財產保險公司再保險分入業務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群文是什么
2021-01-13人身保險合同的概念
2021-01-14淺析道路交通事故中保險公司應承擔的責任
2021-02-26出事后保險公司要通話記錄做什么
2021-01-06保險人的違約責任問題有哪些
2020-12-10保險公司免責情形要如何適用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