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履行合同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1)違約瑕疵
違約瑕疵是債務人履行的標的物不符合合同規定的質量要求,也就是說履行具有瑕疵。我國合同法沒有采取大陸法系的瑕疵擔保責任,而認為瑕疵履行是一種違約行為,當事人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對于違約瑕疵,根據《合同法》第111條規定,在不適當履行的情況下,如果合同對責任形式和補救方式已經作出了明確規定(如規定產品有瑕疵應當首先實行修理,三次修理不好退貨),則應當按照合同的規定確定責任。如果合同沒有作出明確規定或者規定不明確,受害人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各種不同的補救方式和責任形式。
(2)損害瑕疵
損害瑕疵又稱為加害給付,是指債務人的違約瑕疵履行行為造成債權人的履行利益以外的人身或其他財產損失。例如:交付不合格的汽化爐造成火災,致債務人受傷。
債權人享有的履行利益實際上是債權人享有的債權,而債權人享有的履行利益以外的其他利益,主要是債權人享有的絕對權,這兩種權利分別受到合同法和侵權法的保護,根據《合同法》第122條的規定,受害人有權選擇要求債務人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
(3)部分履行
部分履行指合同雖然履行,但沒有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全部合同義務。例如,不符合數量的規定,或者說履行在數量上存在著不足。
對于部分履行,債權人可以拒絕接受,但部分履行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除外。在部分履行的情況下,非違約方首先有權要求違約方依據合同繼續履行,交付尚未交付的貨物、金錢以及提供未提供的服務。非違約方也有權要求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如果因部分履行造成了損失,有權要求違約方賠償損失。
由于在一般情況下,對部分不履行,債務人是可以補足的,因此不必要解除合同。如果因部分履行而導致合同的解除,則對已經履行的部分將作出返還,從而會增加許多不必要的費用。所以,除非債權人能夠證明部分履行已構成根本違約,導致其訂約目的不能實現,則一般不能解除合同。
(4)其他的不適當履行
其他的不適當履行情況主要包括:履行的標的物的品種、規格、型號等不符合合同約定;履行方式不適當,如依約應一次性履行而分期履行;履行地點不適當,即未在合同規定的履行地點履行;違反附隨義務的行為,如違反告知義務行為等。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介紹的“不完全履行合同要承擔的法律責任”的相關知識。要在現實生活中的的實際情況是比較復雜的,當然具體問題要我們具體是分析。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過程中如何通過訴訟進行維權
2021-02-18水土保持行政許可依據和范圍有哪些
2020-11-10公證業務范圍有哪幾種
2021-01-20在不起訴的情況下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26最新輕傷鑒定標準
2021-02-05雇傭關系要承擔工傷嗎
2021-02-28一位老人去世后留下的房產如何繼承
2021-03-23競業限制是先仲裁還是先起訴
2021-03-22壽險如何理賠,保險金是否可以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18飛機買延誤險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詳解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費用問題
2020-11-26車險損與三者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31保險公司該不該為無責任事故車輛買單?
2021-03-07外資保險公司超出業務范圍尚不構成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07企業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3-08保險人在多少天內可以全額退款
2020-12-09怎樣提前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保險理賠如何解決索賠難的問題
2020-12-07郭律師提醒2012年7月1日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
2020-11-25新保險法有沒有規定保險公司免責條款無效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