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履行抗辯權與違約的關系
正確有效地行使先履行抗辯權,還必須認真研究其與違約的關系。通過比較,我認為兩者關系密不可分,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的前提條件之一是先履行的一方當事人存在違約情形,即先履行的一方當事人在履行債務的期間屆至或者屆滿前必須存在沒有履行債務或者不適當履行債務的事實。沒有先履行一方當事人的違約行為,就沒有后履行一方當事人的抗辯權利,兩者是相輔相成關系。
(2)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的條件全部具備以后,只要后履行一方當事人依法行使,即產生相應的法律效力,其中最直接的法律后果就是抗辯權人可以暫時中止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這在客觀上表現為抗辯權人不履行合同義務,與違反約定的情形相同,但不構成違約,這是違約責任的一種例外,屬于法定免除違約責任的情形。
因此,正確行使先履行抗辯權不構成違約。相反,后履行一方當事人依法行使抗辯權后,仍然有權向先履行一方當事人主張違約責任。也就是說后履行一方當事人不僅可以不履行合同義務,而且有權追究對方的違約責任,這對后履行一方當事人的權利保護是非常到位的。
(3)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的條件全部具備以后,后履行一方當事人面對對方的違約行為有權選擇行使抗辯權,也可以放棄抗辯而選擇按約履行合同義務,只要是其真實的意思表示,《合同法》不禁止。當然這樣做存在一定的風險,就是日后是否有權再追究對方的違約責任。
(4)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的條件全部具備以后,后履行一方當事人如果既不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抗辯權,也不按照合同約定履行義務,就構成了違約。類似這樣的案例是不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們片面地認為只要先履行一方違約行為存在,自己的先履行抗辯權自然存在,沒有必要明確提出,也不需要再履行合同義務,甚至有的當事人在對方當事人起訴追究自己違約責任時,仍以此為由進行抗辯。孰不知這樣認識是極端錯誤的,這樣抗辯也是蒼白無力的,它不能產生先履行抗辯權應有的法律效果,相反自己在無意中已經構成違約。
例如: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購銷煤合同,約定甲公司在合同簽訂后第二天先付一半貨款10萬元,第八天再付清另一半,乙公司收齊全部貨款后五天內發貨。合同履行中,甲公司付清10萬貨款后沒有按約繼續支付余款,卻不斷催乙公司發貨,但乙公司一直沒有發貨也沒有行使先履行抗辯權。合同履行期滿,甲公司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乙公司返還已付貨款,并承擔未供貨的違約責任;乙公司辯稱自己違約是由于甲公司違約在先所致,甲公司屬于“惡人先告狀”,法院不應當支持。最終,甲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得到了法院支持,而乙公司的辯解理由似乎符合情理,但由于缺乏先履行抗辯權的支持,已經構成違約,沒有被法院采納。我們且不說法院支持甲公司全部訴訟請求的判決是否完全正確,但關于乙公司沒有行使先履行抗辯權而構成違約的認定是正確的。
以上所提及的都是有關先履行抗辯權與違約的聯系,要知道實踐中的違約現象很多,因此用到先履行抗辯權的機會也多,所以我們還是需要了解一下相關法律知識。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我們律霸網會為您提供法律咨詢服務,歡迎來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車撞如何索賠
2020-12-09吸毒又販毒怎么判
2020-12-09個人能做傷殘鑒定嗎
2020-11-11房屋改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3遭遇空頭支票時怎么辦法官支招
2020-12-10公司非破產清算有哪些操作流程及要點
2020-11-18企業破產車輛能過戶嗎
2020-12-08集資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別
2020-11-28婚內能主張居住權嗎
2021-01-06疫情期間公司放假有工資嗎
2021-01-31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的?
2021-02-14離婚后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2-20無證駕駛撞死人無力賠償告保險公司可以嗎
2021-02-13車禍致殘的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3-11對方酒后駕駛保險公司會不會賠付
2021-02-06特殊家財險的一個經典案例
2021-01-23出門旅游因為暴雨致人受傷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15土地流轉合同要注意哪些地方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