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管方的主要違約責任有哪些
1、《合同法》規定,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有瑕疵或者按照保管物的性質需要采取特殊保管措施的,寄存人應當將有關情況告知保管人。寄存人未告知,致使保管物受損失的,保管人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保管人因此受損失的,除保管人知道并未采取補救措施的以外,寄存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合同法》規定,保管人違反規定將保管物轉交第三人保管,對保管物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3、保管期間屆滿或者寄存人提前領取保管物的,保管人應當將原物及其孳息歸還寄存人。如果因違約行為使對方失去實際上可獲得的利益,包括利息的損失、自然孳息損失、利潤損失等,應當賠償受害方所遭受的損失。
保管合同的違約責任的免除
1、因不可抗力而免責。不可抗力是當事人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造成保管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不是當事人主觀上的過錯所引起的,因此,在不可抗力發生后,有關當事人即可依法免除違約責任。
2、受害人對于損失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違約方的責任。
爭議解決
1、如約定訴訟管轄法院,只能約定由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合同標的物所在地法院管轄,且只能約定其中一個法院管轄。如果約定不明確、選擇兩個以上法院管轄、或約定上述5個法院以外的法院,或既約定仲裁又約定訴訟的,這樣解決爭議的條款是無效的。
2、如約定仲裁,應當明確約定具體的仲裁機構和仲裁事項。仲裁機構約定明確的標準為:仲裁機構所在地明確,同一地點有兩個以上仲裁機構的應當寫明約定的仲裁機構的詳細名稱。
3、發生爭議后當事人雙方可以平等協商達成共識,也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以及依約定申請仲裁。人民法院的裁判、調解以及仲裁機構的裁決、調解都是具有強制力;當事人雙方協商達成的共識和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沒有強制力但是其效力等同于簽訂了新的合同。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保管方主要違約責任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在合同雙方在履行保管行為的過程中,雙方當事人都應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和合同約定來履行,以免引起法律糾紛,損害雙方利益。如果您還想要了解其他的相關內容,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制毒的犯罪分子會全部被判處死刑嗎
2020-12-19房產繼承公證程序
2020-11-24請律師發律師函多少錢
2020-11-16申請共同保證人為第三人是什么意思
2021-02-01人身傷亡的交通事故怎么辦
2020-11-09合伙協議的內容包含哪些
2021-01-08如何舉報保健用品虛假宣傳
2020-11-10冷暴力屬于家庭暴力嗎
2021-01-24不動產權證書辦理費用是怎樣的
2020-12-01仲裁裁決書怎么寫
2021-02-23分公司可以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1-24勞務派遣能否獲得賠償
2021-01-18臨時工沒簽合同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6沒在現場報案保險公司需不需要理賠
2021-02-23保險合同如何生效
2021-01-21保險公司給予全額賠償后車主還能轉讓殘車嗎
2021-02-09本案張某的死亡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1-03-24農房保險理賠多久過期
2021-02-28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情形
2021-01-12汽車涉水后怎么處理什么情況下車子涉水可以理賠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