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約定賠償、一般法定賠償與特別法定賠償
約定賠償,指依當事人的意思而定的損害賠償。比如《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一般法定賠償,指依法律的一般規定而定的損害賠償。比如《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一款:“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碧貏e法定賠償,指由法律基于特殊的立法政策而特別規定的損害賠償。典型的如《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二款:“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倍断M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的賠償,即我國法上的懲罰性損害賠償。
(二)遲延賠償與填補賠償
違約損害賠償,可區分為遲延賠償和填補賠償。前者產生于履行遲延場合,是與本來的給付一并請求的損害賠償,這種遲延賠償被解釋為本來給付的擴張。填補賠償以履行不能場合產生的損害賠償為典型,是代替本來給付的損害賠償。亦即,在履行遲延這樣的違約場合,對履行請求權附加上了賠償請求權;在履行不能這樣的確定的違約場合,賦予填補賠償請求權以替代本來的履行請求權。
(三)債的同一性理論
由于債務不履行(違約)的損害賠償系轉換的損害賠償之債,通常認為它與原來的債權或履行請求權具有同一性。具體說來,債務不履行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為本來債權的擴張(遲延賠償場合)或者內容的變更(填補賠償場合),與本來的債權具有同一性。履行請求權與各種損害賠償請求權的同一性,是指在人的擔保、物的擔保以及時效期間等方面在法上作同一的對待,其實益在于:附屬于履行請求權的人的擔保、物的擔保同樣及于損害賠償請求權。解除前既已遲延,債務因解除而變為填補賠償場合,由于其債務業已陷于遲延,填補賠償債務當然陷于遲延,因而無須再經催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19年交通事故司法鑒定費用標準
2021-02-18交警多長時間公布行政處罰
2020-12-07未領結婚證同居 能向法院訴訟離婚嗎
2020-11-19房產抵押給私人還能做二押嗎
2021-01-05父母打孩子致輕傷要坐牢嗎
2020-12-11第三方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1-03-17做不了工傷認定怎么起訴賠償
2020-12-31購房合同丟失有哪些處理辦法
2021-01-26房地產中介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2-09職工集資建房政策有什么規定嗎
2021-03-21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合同終止的
2020-11-07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1-03-19員工涉嫌刑事責任怎么處理,單位是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7什么叫勞務用工合同
2021-01-28建筑公司可以將勞務分包給無資質的個人嗎
2021-03-11純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2-05離職時單位要求簽保密協議合法嗎
2021-03-02數據倉庫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產品責任的成立要具備哪些要件
2021-02-12產品責任險中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