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撤銷同時主張締約過失責任可以嗎
如果合同被撤銷的,行為人有締約過失行為的,當事人是可以主張締約過失責任的。
締約過失責任是近代世界合同法的重要制度,我國《合同法》第42條對此有明確規定。締約過失責任是在合同訂立過程中,一方因違背其根據誠實信用原則所應負的義務而致另一方信賴利益的損失,并應承擔民事責任。締約過失責任又稱為前契約責任,是指合同生效前的義務的違反而產生的責任。當事人為締約而開始磋商之際,已由一般的普通關系進人合同締結階段,在合同締結過程中雙方關系已經特定化,在他們之間按照民法誠實信用原則形成了一種特殊的信賴關系,雖然合同還未有效成立,但當事人之間已經形成了互相協助、照顧、保護、通知、誠實等必要的注意義務。從性質上講,此種先合同義務是一種法定義務而不是約定義務。違反先合同義務的,即構成締約過失。因締約過失行為而導致合同不成立、不生效、無效或者被變更、撤銷的,則締約過失行為人應對合理信賴合同能夠有效成立的對方當事人賠償基于此項信賴而發生的損害。
《合同法》第42條規定締約過失責任以來,人民法院審判中遇到最大的問題主要有:一是締約過失責任損害賠償范圍;二是締約過失的責任形式有哪些。
關于締約過失的情形
《合同法》第42條規定了兩種締約過失:一是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二是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逗贤ā返?3條規定了締約過程中泄露或者不當使用對方的商業秘密的民事責任,《合同法》第42條規定的“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是兜底性條款,在實踐中如何把握非常困難。這次司法解釋起草過程中,曾專門根據審判實踐列舉了幾種可以作為締約過失的情形:
(一)未盡必要的通知、說明、保護、協助等義務,造成對方當事人對合同性質或者內容產生重大誤解致使合同未生效或者被撤銷的;
(二)違反意向書、備忘錄等初步協議的約定,惡意中斷訂立合同;
(三)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經批準或者登記才能生效的合同成立后,按照合同約定或者法律規定有義務辦理申請批準或者申請登記等手續的一方當事人未辦理申請批準或者未申請登記的?!?/p>
尤其是第二種和第三種締約過失情形尤其常見,將其作為締約過失對待具有重要意義。在我國對外引資工作中,經常出現我方和外方簽訂合作意向書或者合作備忘錄中,外方要求中方必須為訂立正式合同做一些準備工作,比如,先行征地、建設廠房、辦理一些行政審批手續等等,做了大量投人,而外方卻無故拒不簽訂正式合同,給我方造成較大損失。但就其情形,不屬于《合同法》第42條規定的前兩種締約過失情形,只能適用“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延長工作時間月超過36小時如何補償
2021-01-10注冊商標續展是什么意思
2021-03-03如何計算票據貼現利息
2020-12-05最高法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08合同一方違約怎么處理
2020-11-10公司沒簽合同員工主動離職可以告公司嗎
2021-01-17員工簽訂競業限制條款注意事項
2020-12-11勞務派遣合同實習期多長時間
2021-01-06實習期不給工資能告單位嗎
2020-12-15公共交通意外險的保險待遇
2021-01-22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26產品責任險與雇主責任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15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保險期限起算時點
2021-02-24本案的保險理賠依據如何確定
2021-02-25起訴保險公司拒賠訴狀有什么內容
2021-02-20對一“保險詐騙案”所涉相關問題探討
2020-11-19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確認糾紛
2021-01-03拆遷房房產證辦理流程和辦理材料有哪些
2021-03-18辦理拆遷房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