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締約過失責任不屬于過錯責任嗎
締約過失責任是屬于過錯責任,屬于一方故意的行為,締約過失責任違反的是先契約義務,所謂先契約義務,是指當事人為締約而相互磋商時,基于誠實信用原則而發生的各種說明、告知、注意和保護義務。先契約義務具有如下法律特征:1、先契約義務是法定義務。締約過失責任的誕生地——德國司法界普遍認為,締約過失責任的基礎源于法律的直接規定,即便法律沒有精準、恰當的規定,也允許法院采取類推適用。正因為先契約義務的效力源于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所以無須當事人事先約定,也不允許當事人約定排除。2、先契約義務是附隨義務。先契約義務并非獨立存在的法律義務,而是附隨于合同義務而存在。只有當事人善意履行了先契約義務,合同才能有效成立。因此,先契約義務與合同義務之間具有因果條件關系和時間序列性。3、先契約義務不是給付義務。先契約義務與合同義務的另一重大區別在于它不以給付為內容,這是因為先契約義務是合同成立之前締約方所負的義務,而給付義務是合同之債的核心內容,因此,在合同未成立之前,當事人之間不會有給付義務。
二、什么是締約過失責任
締約過失責任是指在合同訂立過程中,一方因違背其依據的誠實信用原則所產生的義務,而致另一方的信賴利益的損失,并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它是一種新型的責任制度,具有獨特和鮮明的特點:只能產生于締約過程之中;是對依誠實信用原則所負的先合同義務的違反;是造成他人信賴利益損失所負的損害賠償責任;是一種彌補性的民事責任。
三、締約過失責任的賠償范圍
我國合同法第42條僅規定締約過失行為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對賠償責任的具體范圍卻沒有明確。鑒于締約過失責任不同于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其賠償的確定不能簡單地比照后二者,因此必須從締約過失責任的性質和侵害的權益來確定其賠償范圍。對于締約過失責任的賠償范圍如何確定,是一個十分重要而復雜的問題,理論上也不盡相同,但在具體確定是應從以下三點入手:
(一)締約過失責任的賠償范圍僅限于信賴利益,而不應包括固有利益。
(二)信賴利益應當包括積極損害和消極損害。
(三)信賴利益以不超過履行利益為原則
小編認為,這一損害賠償的范圍應具體涵蓋以下五個方面:(1)訂立合同所支出的費用,包括交通費、通訊費、考察費、餐飲住宿費等;(2)準備履行或履行合同所支出的費用,如倉儲費、運費、保險費等;(3)主張合同無效或可撤消時支出的訴訟費用或其他費用;(4)上述費用的利息損失;(5)喪失與他人簽約機會等情形下產生的間接損失等。
上述賠償范圍中爭議最大的是第(5)項,該項間接損失難以確定,且實踐中分歧較大。筆者認為,要支持第(5)項賠償,至少需要具備以下三個條件:(1)“與第三人締約機會”在締約過程中真實存在,索賠方必須對此承擔舉證責任。(2)該項損失未超出締約過失人的預見范圍,這一點可以參照合同法第113條關于違約損害賠償范圍的規定來處理。該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能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3)不違反誠實信用和公平原則。
應注意的是,以上所述的損害賠償僅僅是單方過錯下的責任承擔,如果締約雙方均存在締約過錯,其責任承擔可參照我國《民法通則》第61條的規定,即“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損失。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偽造協議合同屬于合同詐騙嗎
2021-01-04涉外婚姻該如何辦理結婚證
2021-03-10貨車是否年檢影響交通責任嗎
2021-03-05家暴離婚精神賠償標準是多少,家庭暴力如何取證
2020-11-17對己不利事實保持沉默視為承認嗎
2020-12-29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材料
2021-02-01交通事故逃逸死亡賠償
2020-12-03在沒有合同的情況下工傷應該如何賠償
2020-11-25店面押金不退,報警能立案嗎
2020-11-25為什么要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24延長醫療期后解除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1勞務合同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11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7保險合同要怎么簽訂
2021-03-01重復保險分攤原則
2021-03-18買賣雙方保險利益轉移時間
2021-01-30修理廠內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超過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應不應該理賠
2020-12-25外資保險公司超出業務范圍尚不構成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07保險公司能否拒賠改裝機動車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