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情況主張懲罰性賠償?
1、惡意違約
根據《商品房合同司法解釋》第8條,惡意違約包括兩種情形: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后,出賣人未告知買受人又將該房屋抵押給第三人;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后,出賣人又將該房屋出賣給第三人。
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后至商品房所有權移轉之前,出賣人對在建工程與建成后的商品房享有所有權,其有權處分名下財產,將在建工程抵押于第三人獲取建設資金,或者將商品房再次出售于第三人。
不同權利發生沖突時,法院需要審查抵押合同與后買賣合同的效力,第三人利益得到法院保護,意味著買受人合同目的落空,其可以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并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
當然,法院保護第三人利益,不是為了維護出賣人的自由處分權,而是保護善意第三人基于對不動產物權登記的信賴而進行的交易行為。買受人主張懲罰性賠償以出賣人惡意違約,買受人締約目的不能實現而請求解除買賣合同為前提,反之,以下情形下買受人不必主張解除合同,更無需主張懲罰性賠償:
(1)出賣人未告知買受人又將該房屋抵押給第三人,但出賣人及時解除抵押,買受人能夠實現合同目的;
(2)第三人行使抵押權,支付全部或者大部分房款的買受人可以主張其權利優先于抵押權;
(3)出賣人又將該房屋出賣給第三人,但選擇向前買受人履行合同,或者后買賣合同無效,前買受人能夠實現合同目的;
(4)出賣人與第三人惡意串通,另行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并將房屋交付使用,買受人可以請求確認出賣人與第三人訂立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無效。
2、欺詐
根據《商品房合同司法解釋》第9條,欺詐包括幾種情形:
(1)故意隱瞞沒有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的事實或者提供虛假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
(2)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抵押的事實;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出賣給第三人的事實;
(3)故意隱瞞所售房屋為拆遷補償安置房屋的事實。
二、懲罰性賠償責任構成
只有當被告行為超過了社會容忍的限度,才能適用懲罰性賠償。因此,一般侵權行為不適用懲罰性賠償。而要判斷被告行為是否超過了社會容忍的程度,必須結合被告的主觀心理狀態綜合考察。如果被告的心理狀態存在邪惡動機、被告實施了詐欺行為,或被告濫用了權利、被告由于故意或重大疏忽而不計后果、被告輕率或有意識地不顧他人權利和安全的行為,均屬于適用懲罰性賠償的情形。
1、邪惡動機
證明被告人動機邪惡的情形一般包括,被告的行為粗暴、殘酷,或者被告人對被害人極其仇視,或者被告的行為屬于歧視或性騷擾,或者被告有計劃、有預謀地加害原告等。
2、詐欺
詐欺具有高度的可非難性。因此,詐欺與邪惡動機共同構成最主要的給付懲罰性賠償金的類型。構成英美普通法上的詐欺行為,一般須符合以下三個要件:一是被告故意作出不實陳述;二是原告基于對此陳述的信賴而實施某種行為;三是原告因該行為而遭受損害。
3、濫用權利的行為
在經濟實力和信息占有等方面居于優勢地位的被告極有可能濫用優勢地位損害原告的合法權益。因此,生產商、銷售商、信托關系中的受托人和保險公司等均可成為權利濫用者。
4、故意、輕率或有意識地漠視他人權利的行為。
被告因故意、輕率或有意識地漠視他人權利、侵害他人利益而被判決承擔懲罰性賠償的案件比比皆是。
懲罰性賠償在我國法律上是非常常見的,特別是涉及到上述兩種違法行為是可以適用的,相關情況都是造成了嚴重的侵權情況,對當事人的人身權益進行了侵犯后,當事人可以向行政機關舉報,或者向司法機關起訴來進行維權處理。
懲罰性賠償制度適用的范圍、例外有哪些?
法律上懲罰性賠償是什么
民法總則懲罰性賠償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政策征地流程征地補償
2021-02-18商標法對商標侵權行為有何規定
2020-12-30表見代理與職務行為如何區分
2020-11-15法律如何判定扶養關系
2021-01-22孕婦超市摔倒應如何處理,孕婦超市摔倒如何認定責任
2021-03-05哺乳期可以協商一致解除合同嗎
2020-12-13什么樣的公司不簽勞務合同
2021-03-13保險合同條款有哪些種類
2021-03-18被自己的汽車撞傷能否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21“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09何謂保險合同的違約責任
2021-01-03保險合同違約和侵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6車險理賠需要帶什么材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30保險理賠后還能投訴嗎
2020-11-18突破“慘淡”局面:家庭財產險要隨著變化變
2021-02-02集體土地出讓需要村民簽字嗎
2021-01-04土地流轉合同應當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7拆遷安置房糾紛時效有期限要求嗎
2020-12-11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4廬江縣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有哪些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