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冒偽劣商品罪尚未銷售會如何處罰?
我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銷售金額5萬元以上不滿20萬元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20萬元以上不滿50萬元的,處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50萬元以上不滿200萬元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200萬元以上的,處15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構成要件
1、主體
作為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犯罪主體,依據刑法的規定,既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單位。而單位既可以是合法成立的,也可以是未經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非法單位。無論是合法成立的,還是非法成立的,不影響單位構成犯罪。作為個人犯本罪的,為一般主體,即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可成為本罪的主體。當然不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不能成為本罪的主體。
2、主觀方面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為故意犯罪,要求行為人對其生產、銷售的偽劣商品在主觀上必須是出于明知。所謂明知,是指行為人在主觀上已經確實知道生產、銷售的物品屬于偽劣商品或者根據客觀證據、情形證明行為人確實可能知道其所生產、銷售的物品是偽劣商品而不是其他物品的情況。“明知”不等于“確知”。只要根據客觀實際情況,結合行為人主觀情形,證實行為人在主觀上出于能明知而且可能明知而行為人不能否認即可。根據本類犯罪的性質和實際生活中的發案情況,本類犯罪主體在主觀上大都具有謀取非法經濟利益之目的。過失不構成本類犯罪。如果行為人對其生產、銷售的偽劣商品不是出于故意,而是由于生產技術水平達不到要求或者受他人欺騙等完全客觀原因導致行為人對其生產、銷售的偽劣商品在主觀上出于過失,而非出于故意的,則行為人不構成本類犯罪。
3、客體
本類犯罪的犯罪客體為復雜客體,因行為人所生產、銷售的偽劣商品的品種、性質、用途不同,其所侵犯的具體復雜客體有所不同。例如: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犯罪客體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和消費者的財產權;生產、銷售假藥罪、劣藥罪的犯罪客體是藥品管理制度和消費者的財產權、人身權。在這些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所侵犯的復雜的犯罪客體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犯罪客體,決定著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類罪性質,其他犯罪客體處于次要地位。因此,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屬于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犯罪范疇,屬于經濟犯罪,而非屬于有關侵犯財產權犯罪,或者侵犯人身權利犯罪或危害公共安全犯罪。
如果商標注冊完畢后有銷售了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或者是未經允許就隨意使用他人的商標都是屬于侵權行為的。企業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注冊自己的商標,同時在使用商標的過程中也是要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如果有商標侵權的行為后也是可以通過訴訟方式來解決。
假冒注冊商標如何處罰?
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要如何處罰
怎么對假冒注冊商標罪進行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發商破產對業主利弊
2021-02-05房產抵押登記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1打官司贏了訴訟費怎么退呢
2020-11-222005年度工傷賠償標準(浙江省)
2021-03-15高校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哪些交通事故將不予理賠
2020-12-23如何分割夫妻財產
2020-11-27顧客在超市內摔傷,超市理應賠償嗎
2021-03-16試用期解聘賠償是試用期工資還是轉正后的工資
2021-01-25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的兩大基本原則
2021-03-19保險公司是怎樣設立的
2020-12-06訂立保險合同分哪些階段
2021-01-12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合同的區別
2020-12-09淺談保險公司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中的責任承擔
2020-11-12外資保險公司在我國有哪些形式
2021-01-01拼車族應該如何購買車險
2021-01-10什么叫保單現金價值
2021-01-25與普通代理相比,對限制行為能力人民事活動的代理有什么特點?
2021-01-29買拆遷戶房子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