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強制交易的行為包括哪些
強制交易是指強制或者限制他人交易的行為。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列出了十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其中包括強制交易行為。強制交易行為是對正常社會競爭的損害,是對其他經營者合法權益的損害。它剝奪了消費者的選擇權,違背了市場經濟的規則。
根據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有關規定,強制交易可分為以下三類:
1、公用企業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獨占地位的經營者,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的行為。
2、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濫用行政權力,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經營者的商品的行為。同時也包括限制外地商品進入本地市場,或者限制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場的行為。
3、經營者銷售商品,違背購買者的意圖,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條件的行為。
對于強制交易行為,用戶或者消費者完全可以拒絕與之交易。用戶和消費者對于與誰交易具有選擇權。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能強制交易,不能剝奪用戶和消費者的交易選擇權。
對于強制交易行為,用戶和消費者可以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舉報,由有關機關來處理。如果是消費者,還可以到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反映情況,以維護自己的權益。
對于政府及其所屬部門的強制交易行為,可以到其上級機關進行反映舉報,由其上級進行處理。由于強制交易受到損害的用戶、消費者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訴,要求進行強制交易的主體賠償損失。
二、強制交易侵犯消費者什么權利
經營者以強制交易行為侵來害消費者的權利屬于侵害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自主選擇權是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旁人不得強迫消費者。
消費者權自益是指消費者在有償獲得商品或接受服務時,以及在以后的一定時期內依法享有的權益。是一定社會經濟關系下適應經濟運行的客觀需要賦給商品最終使用者享有的權利。
消費者權利包括:安全保障權、知悉真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依法求償權、求教獲知權、依法結社權、維護尊嚴權、監督百批評權。
消費者權益保護機關有兩類:即行政執法機關和行業主管部門。行政執法部門包括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技術監督部門、衛生監度督管理部門、進出口商品檢驗部門等。
若在交易的過程中有一方強迫對方進行的話,一旦能夠認定構成強制交易的,此時這一方就需要實際的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民事責任上面就是作出賠償,而要是情節比較嚴重,涉嫌構成了刑事犯罪,那么被追究刑事責任就是很嚴重的了。
?關于網上購物消費者權益保護
?欺詐消費者行為有哪些,消費者怎么維權
?消費者爭議有哪些分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結婚必須公證嗎
2021-02-10什么是商標權轉讓,商標權轉讓的形式有哪些
2020-12-11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多久內有效
2021-03-25個體診所助理醫師獨立執業如何處罰
2021-01-13違約損害賠償與侵權損害賠償的不同
2020-12-03合同到期解除協議書還有效嗎
2021-02-19開發商違反銷售廣告承諾該怎么做
2020-12-15不同意調崗可以賠償嗎
2021-01-29勞動中受了傷該如何賠償呢?
2021-03-09工傷申請應該歸哪個仲裁委管轄
2020-12-10投資型保險的分類
2021-02-14交強險投保情況包含哪些類型
2021-02-08房屋財產險需要的資料有哪些
2021-02-08旅游保險法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0-11-30人身意外傷害綜合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1無保險利益人投保合同案例
2021-02-09一般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0-11-17在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直接賠付責任
2020-12-31車輛失而復得 保險賠償該退
2021-01-08保險指定受益人可以是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