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上學的年級之后都會被送到學校和同齡的群體開始長時間的相處,但是因為沒有家長的指引和照顧就容易與其他人鬧矛盾甚至是打架,而打架也總是容易讓孩子出現受傷的情況,而學校此時就有責任必須要為不能及時發現和制止而承擔相關的責任。下面來看看具體的內容。
一、學生在學校打架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這要看在學校打架的學生,是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10周歲以下)還是限制行為能力人(10—18周歲),不同的階段,學校所付的責任也所有所不同,具體如下:
1、根據我國《侵權責任法》的規定:
①、第三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②、第三十九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
③、第四十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人員人身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2、責任判斷:
根據以上的規定,首先要認定打架的學生是哪種民事行為能力人,然后判斷學校有無失責,如果學校失責,那么學校要承擔責任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未失責,則根據學生的身份情況認定,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學校一般要承擔責任,除非學校能證明盡責了;如果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學校只有失責才承擔責任。
作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的孩子父母應正確履行好自身的監護職責,加強對孩子的教育約束,引導孩子遵紀守法,不從事危險活動,玩耍打鬧要適度,避免傷人傷己案件的發生。也提醒作為教育管理機構的學校也應當積極履責,定期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及時發現并制止學生的危險行為。
只要是在學校里發生的可以避免的人為矛盾的打架行為都是有責任在監護中及時發現和阻止嚴重結果出現的,但是對某些學校在責任范圍內無法負責的情況,家長就不能要求學校對學生的打架受傷承擔賠償或者其他方面的責任。
對打架斗毆處罰是怎樣的
打架保釋金多少,打架要交多少取保候審保證金?
打架致人輕傷怎么辦,該怎么判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逾期付款違約金應當按照何種標準計算問題的批復
2021-02-05經濟補償金計算的標準是如何的
2020-12-14工作時猝死怎么賠償
2020-12-26吸收合并公司注冊資本怎么處理
2021-03-10眾籌操作過程中的障礙
2021-01-08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15法定贍養人
2021-02-19交通事故怎樣選定管轄法院
2020-11-15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離婚財產保全手續有哪些
2021-03-01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拆遷安置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6如何保障老年人的住房
2021-02-23勞動者被裁能得到什么賠償
2020-12-17勞動關系轉移知識
2021-03-11試用期離職脫著不辦理怎么辦
2021-02-23意外傷害險可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12怎樣簽訂房地產保險合同
2021-03-08保險人未及時作出核定賠償要負什么責任
2020-12-29弄清免責條款 保險合同上沒簽字鬧糾紛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