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訴訟的有效期我國的訴訟制度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有時會使受害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那么,現有的法律中,關于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訴訟的有效期有哪些呢?今天,律霸來帶您一起了解下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訴訟的有效期。
一、三年時效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三年。”可見,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訴訟的時效為三年。這里的問題就在于訴訟時效“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到污染損害時起計算”的規定于受害人不利。如前文所述,環境污染損害有間接性、潛伏性、長期性、遺傳性等的特點,直接的和必然的因果關系鏈在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訴訟中是無法找到的,受害人往往“難以知道”或根本就“不知道”受到的是什么損害。在現代工業化如此發達的社會,受害者在知識方面往往是處于弱勢地位,“應當知道”對他們來說大會過于苛刻了。在現時訴訟中,三年訴訟時效的規定是遠遠不能夠保護受害當事人的。三年,往往在人們還不知就里時就早已過去了。訴訟時效是權利人怠于行使權利的持續狀態超過法定期間便喪失司法救濟權的法律制度,其用意是督促受害人積極行使自己的權利。但是,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訴訟三年的訴訟時效,因損害客觀上的特點,決定了受害人主觀上再積極也無法有效地保護自己。
二、最長時效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環境損害賠償的最長訴訟時效沿用民法通則二十年的規定,這是一個不可變的除斥期間。
這里的問題首先是,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將二十年最長訴訟時效期間表述為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而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二條將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訴訟三年訴訟時效表述為從知道或應當知道“受到污染損害”時起計算,二者的不一致是法律上的不協調。相比看損害。前者著眼于主觀認識意義上的法律權利是否受到傷害,后者著眼于客觀存在意義上的財產或身體健康是否受到傷害。其次,二十年對于環境污染受害者的求償來說,第一,本身也不夠長,已知的日本富山痛痛病病因自初次發現患者到政府確定歷時22年,熊本水俁病的病因確定經過15年,未知的環境污染引發的損害原因的查明,又有誰能保證會比這更樂觀一些呢?第二,由于本身的不夠長,因而也就不能彌補三年時效短的缺陷。
關于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訴訟的有效期的問題,我國在訴訟中最常用的就是三年時效和最長時效,兩者的起算時間不同,所著眼的侵權點也不相同,造成了兩種訴訟時效的結果也不相同。在法律還沒有完善,相關法條還不健全的情況下,我們應該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趨利避害,選擇適合自己的訴訟方式才能更好的維護自己的權益。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南陽律師。
環境污染如何投訴
環境污染糾紛需注意什么
發生環境污染糾紛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前貸款買房,離婚房產怎么分配
2021-01-21盜竊罪和侵占罪的區別
2021-02-03法院恢復審理有期限嗎
2021-01-26什么時候產生滯納金,滯納金怎么計算
2021-03-22工傷有工資嗎,工傷工資怎么規定的
2020-11-28學歷造假用人單位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13什么是爛尾樓?怎樣避免買爛尾樓
2021-02-04聘用合同續簽日期可以提前簽嗎
2021-02-04人壽保險的理賠時效
2021-03-13保險公司正式申請設立的程序是如何的
2021-01-16土地轉讓合同糾紛案例
2021-03-12拆遷補償多長時間才會下來
2020-11-25拆遷補償協議誰有權查閱
2021-03-05停產停業損失是給誰的
2021-02-28商鋪拆遷補償協議包含的內容是如何的
2021-03-06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糾紛怎么處理
2020-12-25上海動遷新政策
2020-11-17對農村房屋征用補償問題的法律建議
2021-02-24修路影響生意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2貨幣補償和產權調換哪個比較好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