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聞報道中侵犯名譽權的案件怎么處罰?
《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 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第一百三十四條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賠償損失;
(八)支付違約金;
(九)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賠禮道歉。
二、侵害名譽權的行為方式有哪些
1.侮辱行為
侮辱,是指故意以暴力、語言、文字、漫畫等方式貶低他人人格、毀損他人名譽的行為。
侮辱的表現形式有:(1)以口頭語言或動作(非暴力)侮辱他人。(2)以暴力的方式侮辱他人。(3)以書面語言的形式侮辱他人。
2.誹謗行為
誹謗,是指行為人故意或過失地散布虛假事實,貶損他人名譽的行為。所謂“故意”,是指散布虛假事實的行為人明知所散布的事實是虛構的,不存在的,但因可以達到貶損他人名譽而仍然散布的行為;所謂“過失”,是指散布虛假事實的行為人不知所散布的事實是虛假的,但因可以達到攻擊目的而貶損他人名譽或因好奇而散布、傳播的行為。如果行為人散布的事實不是虛假的,散布這些事實涉及隱私,其目的是為了貶損其名譽的,亦可因泄漏個人隱私貶損他人名譽而承擔侵權責任。
誹謗的表現形式有:(1)語言誹謗。如通過口頭語言將捏造的事實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譽受損。(2)文字、漫畫誹謗。如通過撰寫文章或繪制漫畫,捏造事實并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譽受損。
3.新聞報道嚴重失實
新聞報道失實,是指新聞報道與事實真相不符的情形。如果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損,則應視為侵害他人名譽權。但考慮到新聞的時效性,新聞報道存在一些差錯也在所難免,故新聞報道中出現一般性的失實,可不作侵害名譽權處理。只有在新聞報道中嚴重失實并致他人名譽受損時,才視為侵害名譽權的行為。
4.評論嚴重不當
評論嚴重不當,是指對某人或某事的評論與實際情況明顯不符的情形。評論嚴重不當,且致他人名譽受損時,應認定為侵害名譽權。但基于言論自由的理念,對評論予以苛責也不合適。因此,如果評論僅僅是用語不當或遣詞造句不確切,且無故意或過失侮辱他人人格的內容和用語時,不能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對于新聞報道中存在侵犯名譽權的案件行為,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情況來進行處理,特別是對于相關情況的認定上,應當依照實際的侵犯名譽權的情況來認定,如果存在相關案件的認定錯誤的情況,則是不可以進行合法的處理的。
侵害名譽權糾紛
侵害名譽權的處罰法律怎么規定的,有哪些方式
侵害名譽權賠償損失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復婚以后再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08被判過刑的能參加村委會主任競選嗎
2020-12-10家庭冷暴力離婚賠償
2021-02-07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標準2020
2020-12-04拿房產證幫別人擔保有期限嗎
2020-11-15保險合同變更必須采用的口頭的形式嗎
2020-12-25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2商業車險保單系數是什么
2020-11-26單位保險要交多少年
2020-11-17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
2021-02-05事故責任認定以后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19保險法上的近因原則是怎樣的
2020-11-24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規則
2021-01-01保險代理人收取保費不交公司如何定性
2021-02-01違反建設工程的承包合同要承擔哪些責任
2021-02-24農村土地轉包糾紛中會遇到哪些問題及相關的法律適用
2020-12-23房屋拆遷過渡費補償
2021-02-10如何區分農村宅基地拆遷和城市房屋拆遷的不同點
2021-03-15哪些法律規定情形可以退房
2021-03-12外嫁女的村集體組織成員身份如何界定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