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害名譽權精神損害怎樣賠償的
最高人民法院將統一精神損害賠償標準:侵害他人生命權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數額,可依照該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標準賠償20年。受害人不滿16歲的,每小一歲減一年,最低不少于5年;60歲以上的,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最低不少于5年。侵害他人健康權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數額,參照侵害生命權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標準予以酌減,但不以受害人年齡作為參酌因素。侵害他人身體權的,參照侵害精神性人格權的賠償標準酌定賠償數額。
同時,侵害他人精神性人格權的,將根據以下標準酌定賠償數額:嚴重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數額分為5萬元、4萬元、3萬元、2萬元和1萬元五個等級;一般性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數額分為8000元、6000元、4000元和2000元四個等級。名譽權、榮譽權等受到侵害的,參照前款規定或適當從輕。
二、精神損害賠償范圍
自然人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等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時,可以依法請求賠償精神損害,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的,受害人有權依法請求賠償精神損害。
三、精神損害的概念
精神損害有廣義和狹義的理解。廣義的精神損害包括精神痛苦和精神利益的損失。狹義的精神損害只包括精神痛苦。
精神痛苦是指公民因人格權受到侵害而遭受的心理上、生理上的痛苦。精神利益的損失指公民人身權利益遭受的侵害。精神損害是一個特定的概念,它與精神利益損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精神損害可以因多種原因引起,如因為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同時,使該公民或者其親屬產生精神痛苦,在這種情況下,受害人依據法律規定有權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如果是行政機關人員依法行使職權時,致使當事人因害怕而生精神痛苦,則當事人則不能主張精神損害賠償。精神損害賠償無疑是一種精神利益損失,但精神利益的損失中只有一部分才能稱為精神損害。所以,可以說精神損害只是狹義的精神利益的損失。
精神損害,指不法侵害權利人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等人身權利,給受害人的人格、精神、尊嚴、信譽等造成的非財產上的損害。
這類名譽權的賠償主要包括侵害這類人員的名譽、肖像、榮譽等,對這類人員的精神利益進行侵害。我國的辦案單位按照我國的法律規定和相關的案件情況,解決這類違法案件,賠償這類受害者的實際損失,保護這類人員的合法權益。
侵犯名譽權精神賠償標準是什么
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侵害名譽權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需要全體股東同意嗎
2021-03-21公交車下客時人被撞責任認定標準
2021-02-25合同之債的客體
2021-01-22何為房地產估價
2020-11-20公司高管是否有法定競業限制
2021-02-15勞動關系轉移手續
2020-12-28轉業軍人喪葬費怎樣拿
2021-03-21實習期被公司開除有補償嗎
2021-02-06三責險何時免賠
2021-03-07我國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自殺條款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7保險合同生效 意味著保險責任的開始嗎
2020-11-18發生車禍后保險都賠哪些費用
2020-12-05處理賠償糾紛要交什么材料
2020-11-23保險合同包含哪些部分
2020-12-11集體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0-12-26租來房子開飯店,拆遷補償也有我的份額嗎
2020-12-24房屋折舊率怎么計算
2021-03-17民房可以辦營業執照拆遷補償算門面房嗎
2021-02-02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1-23房屋征收是不是一定要給予補償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