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網絡時代的興起,以個人為主體的傳媒形式更多樣化,很多人通過多種平臺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也有些人不尊重事實,通過社交平臺發布誹謗他人的言論,借以發泄自己的私怨。造成了很不良和嚴重的社會問題,給他人在經濟上和精神上都造成一定的影響,對此我國法律也有相關條款出臺。
網絡造謠罪認定有以下幾點:
1、帶有誹謗、造謠意味,對當事人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同一條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過多數量達到5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信息屬于網絡造謠罪的范疇;
2、由于信息內容和傳播途徑的廣泛,造成了當事人或者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的,屬于網絡造謠罪認定的范疇;
3、還有一種因為,在兩年內受到過誹謗罪行政處罰的,接著又誹謗他人的行為也被列為網絡造謠罪認定的范疇。
4、除了以上標準,其他一些嚴重的情節、情形也被定為誹謗罪成立。
網絡謠言認定后的的行政處罰:
如果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和個人,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要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給予拘留或者罰款等處罰。《治安管理處罰法》第25條規定: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網絡謠言認定后的民事責任處罰:
如果散布謠言,并且侵犯了公民個人的名譽權影響到個人生活和精神方面,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譽影響到商業信譽造成嚴重不良后果的,依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要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的責任。
按照法律中的規定的一般情況下,是對網絡謠言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但是如果情節造成嚴重的后果,那就會在3-7年有期徒刑之間進行處罰。所以每個人還是要謹言慎行,不能因為一時沖動隨便詆毀和誹謗他人,有時候會給自己造成觸犯法律條款的后果,一言一行都要負責任,才能更好的做合法公民。
利用互聯網侮辱他人和誹謗他人如何處理?
網絡誹謗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網絡誹謗怎么認定侵權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報銷款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1-02-21涉外復婚需要履行哪些程序
2020-11-11商標侵權怎么怎么處罰
2020-11-30交通事故的處理期限是多久
2021-02-01支票保付與承兌之區別
2021-01-14離婚財產有哪些
2020-11-17不給探視權有什么后果
2021-01-30離婚財產分割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澳門居民在內地結婚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06婚前協議公證費用
2021-02-16ETC欠費超30日將上報個人征信嗎
2020-11-11住宅小區內發生車禍責任怎么劃分
2020-11-19房屋中介有權收取中介費嗎
2020-12-04用人單位如何發錄用通知
2021-01-16勞務承包合同適用什么法
2020-12-05勞務作業承包關系和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2-0920年后勞動關系會自動解除嗎 該案已中止審理 等待中院類似案例
2021-01-18離職員工有年終獎嗎
2021-02-04什么是團體意外保險
2020-11-21財產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