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業產品質量糾紛處理的效率差的原因
(一)是矛盾突出,表現在消費者與生產、銷售者對損害事件發生的責任認識不一致,生產、銷售者的免責事由及消費者自身過錯雙方爭議較大;
(二)是消費者的弱勢心理在訴訟中轉折膨脹為優勢,把對假、冒、偽、劣產品的憤怒和抵觸心理集中在特定的生產、銷售方,表現在請求賠償數額瞞天要價,爭議額大,不能營造調解氛圍,難以達成調解意見;
(三)是銷售者與生產者相互推諉,有的產品銷售者環節較多,生產者有直接生產商、承包商、組裝商,還有掛靠單位,造成產品責任后,各個單位互相扯皮,調解誠意不足。
司法鑒定在產品質量紛紛案件中往往成為輸贏的關鍵。根據產品質量法,在產品質量糾紛案件中,作為被告的生產、銷售者負有舉證倒置的責任,事實上生產、銷售者在生產、銷售產品時已經經過了嚴格的檢測,取得了相應產品質量的合格證。但是在訴訟中,消費者往往對通過質檢部門合格證不認可,在進行司法鑒定時,社會鑒定機構與質量檢測部門結論不一致情況屢屢出現,這也是造成該類案件調解難,上訴率高,多次鑒定的主要問題。
造成產品質量糾紛事件多,而通過法院訴訟程序解決偏少問題的原因。
(一)是社會產品生產質量環境較差,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各個角落,廣大消費者對用法律保護自己購買消費用品的信心不足,發生產品問題后,只要沒有給自己造成較大人身和財產損失,只是停留在例行公事的投訴,而對處理結果關心不夠或置若罔聞;
(二)是消費者協會調解過程時間較長,審判環節的訴訟成本較高,對消費者通過訴訟渠道維護自己的權益也產生一定的影響。調查顯示61%的產品質量事件對消費者人身或財產損失不超過300元,26.5%的案件損失在300-2000元之間,因此消費者不愿意花費過多的時間、精力、財力討一個“說法”,而自認倒霉。
(三)是消費者不能有效地保存證據,也是造成訴訟案件少的一個重要原因,表現在購買商品時不注意索要發票或不注意保存發票,缺少提起訴訟的基本證據,另外在發生產品質量事故后不注意保存現場,甚至無意破壞現場,或者投訴不及時,造成訴訟時作為原告應有的證據滅失。
產品質量的問題,有關當事人需要合理的運用的消費者保護法,進而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但是最為重要的還是需要自己留意銷售者與生產者的責任確定是否存在的問題,一旦存在推卸,問題的處理就會存在責任承擔方的不確定,加劇問題的難度。
產品質量問題怎么舉證
產品質量損害賠償金額的計算是怎樣的
產品質量認證依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拆遷補償協議是否需要交印花稅
2021-02-16如何處理非法轉租問題
2021-03-15互聯網金融涉及哪些法律問題
2021-02-10交通違章處理流程
2021-02-01房屋贈與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18贍養費能請求法律援助嗎
2021-02-14交通事故上訴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23幾個人以上打架算是涉黑
2021-02-17主合同無效定金返還嗎
2021-02-02承租人變更有訴訟時效嗎
2021-01-02被抵押的房產是否可以資產保全
2021-02-13空難死亡賠償金是否屬于遺產
2020-11-18綜合意外險和團體意外險哪個好
2021-03-07外資保險公司違反法律被吊銷證書的如何處理
2021-03-09超分駕駛保險可以賠嗎
2021-03-13保險保全手續怎么辦
2021-03-04保險單(產險)的變更
2020-11-22土地轉讓申請怎么寫
2021-01-17集體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2-11農村一口人分多大宅基地面積,有法律規定嗎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