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產侵權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那么,財產侵權案件沒有利息的原則有哪些,對于這類案件的條件就是依據相應的司法條例,對于侵權人員進行法律上的制裁,財產問題的產生一定程度上就會有利息,所以相應的原則就是為了更好的維護當事人的利益。
財產侵權包括侵占財產和損毀財產兩種情況:所謂侵占財產,是指行為人不法占有他人財產;所謂損毀財產,是指行為人侵害他人財產權利并造成財產功能價值的降低。 財產侵權的結果將造成權利人財產損失,主要是財產上不利的變動,包括財產的積極減少和消極的不增加。我國民法通則第106條規定:“ 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承擔民事責任。財產侵權案件沒有利息的原則有哪些,就是對于財產侵權問題的詳細解決。
1、對造成的財產損失要全部賠償的原則。
民法通則規定損害賠償民事責任的目的,一方面是制裁違法行為,另一方面是補償受害人財產上遭受的損失。只有責令加害人全部賠償人的損失,才能達到這一目的。所謂全部賠償,是指損害多少,賠償多少。這里說的損害,包括現有財產的直接減少(稱直接損失,積極損失)和在正常情況下可以實際得到的利益(稱間接損失、消極損失)沒有得到。
2、對人身損害只賠償由此所造成的財產損失的原則。
在我國,人的生命、健康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和賠償的,因此只造成受害人傷、殘、死亡而沒有因此造成受害人財產上的損失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追究加害人其他法律責任,而不負賠償責任。對于因侵害人身權利而引起受害人財產上的損失(如醫藥費、誤工工資等)時,加害人亦應全部賠償。
3、考慮加害人經濟狀況的原則。
在我國,凡加害人經濟狀況較好,有賠償能力時,就應當賠償受害人的全部財產損失;如加害人的經濟狀況確定不好,令其全部賠償勢必使加害人及其家屬的生活陷入困境時,而應在做好受害人工作的前提下,酌情減少賠償數額。這不是對全部賠償原則的否定,而是對全部賠償原則的必要補充,使必要與可能有機地結合。這樣做既維護了法紀,又切實可行,使受害人的權益真正得到保護。
財產侵權對于當事人來說不僅僅是直接的經濟損失,對于其他形式經濟損失并不能直接侵害,所以對于利息問題的解決,就是依據有關法律最大程度減少自己的利益損失,從而減緩財產侵權對于自己實際生活的影響。
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分配原則
被執行人配偶的財產不能直接執行
財產繼承順序和比例怎么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戶口在娘家的外嫁女是空掛戶嗎,能獲得土地補償嗎
2021-01-30治安處罰追訴的時效是多久
2021-02-02農村房屋無證怎么贈與
2020-11-22訂婚了對方想退婚怎么辦
2021-02-22建筑工傷的勞動關系在停工留薪期間可以解除嗎
2021-01-31受要約人對要約內容變更的效力
2021-01-03土地糾紛案有年限嗎
2020-11-17法院判贈與房產無效契稅可以退嗎
2021-01-29工廠為什么簽勞務合同
2021-02-08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2021-01-01沒有勞動糾紛是否就沒有經濟糾紛
2021-02-08保險責任怎么確定
2021-01-02保險理賠的流程分為哪些
2020-12-21保險公司可以解散或者倒閉嗎
2021-01-21怎樣提前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保單遺失,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1-30論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解釋原則有什么
2021-02-12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有關問題
2021-02-03農村開荒地能不能建房
2020-12-21征地拆遷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