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人承擔的是為他人的行為負責的侵權責任。
監護是指對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進行監督和保護的一種民事法律制度。履行監督和保護職責的人,稱為監護人,被監督、保護的人,稱為被監護人。
法律設立監護制度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和不能處理自己事務的精神病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是為了維護社會經濟秩序和生活秩序。
監護人責任是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時,其監護人承擔的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其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
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在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致人損害場合,行為人為該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但責任主體則是監護人,兩者并不承擔連帶責任。
因此,監護人責任又是一種為他人的行為負責的侵權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全公證必須在被告所在地做嗎
2021-01-31合同已經履行完畢還能不能撤銷
2021-02-09律師要收多少代理費
2021-02-16用AI換臉技術偽造他人的臉惡搞是否侵權
2021-01-01新工藝是否可以申請專利權
2021-03-07交警隊行政處罰期限多長時間
2021-02-21案件到檢察院多久會傳喚
2021-01-24當事人復婚后又離婚的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27夫妻共同債務是承擔連帶責任嗎
2021-03-23斷絕了父子關系還要給贍養費嗎
2021-03-12如何鑒定交通事故車損
2021-01-04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0-11-12如何才能正確的規避購房交易中風險呢
2021-02-03性騷擾導致他人精神失常并自殺需要負怎樣的法律責任
2020-12-30承包關系中賠償責任
2021-01-22破產重整怎么拿到工資
2021-01-30拖欠農民工工資之后的經濟怎么補償
2020-11-15人身保險一般期限長嗎
2020-12-01保險公司開學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05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準則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