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修高速路土地房屋怎樣補償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
1、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
2、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3、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規定。
相關知識:土地征收中房屋拆遷應注意的問題
(1)依法辦理征地審批手續。
因建設項目需要拆遷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其前提是該土地被批準征收。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建設占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化建設用地的,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依照法律規定因建設項目需要用地的首先應將集體土地征為國有,如項目建設不把集體土地依法征收為國有土地就實施房屋拆遷,從根本上違背了我國土地管理法的基本規定,沒有土地征收審批手續,就沒有拆遷集體土地上房屋的合法根據,邊拆遷,邊征地、先拆遷,后征地,都在法律禁止之列。
(2)征地管理部門按征地被批準方案實施并發布拆遷公告。
征收土地方案經批準后,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范圍內予以公布。公告內容應包括批準征地機關、批準文號、征收土地的用途、范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標準、人員安置辦法和辦理征土補償的期限等,尤其是集體土地征收中需拆遷房屋的,應在公告中明確被拆遷人應當在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同時可通知有關部門在拆遷用地范圍內暫停辦理戶口的遷入、分戶;房屋的買賣、交換、翻建、租賃、抵押;核發營業執照等事宜。
(3)拆遷主體要有合法的資格并按程序規定拆遷。
在征收集體土地房屋拆遷過程中,有些拆遷主體是縣、區政府,有些是鄉、鎮政府,還有的是無拆遷資質的有關部門,拆遷主體比較混亂,實際操作很不規范。目前,雖然對集體土地征收房屋拆遷我國還沒有一部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規,但根據現行法律法規還是應按照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由縣、區以上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組織實施拆遷或委托縣、區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實施拆遷為宜。而對房屋拆遷的程序具體可以參照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
(4)拆遷并進行房屋市場評估、拆遷補償標準要統一。
由于集體土地征收中房屋拆遷,沒有一部較完善、完備的法律法規,且對房屋拆遷的補償安置標準又不適用城市房屋拆遷的規定,所以造成拆遷補償安置標準不統一。有的農戶在期限內搬遷而所得補償不如后搬遷的農戶,使拆遷工作增加難度,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容易引起矛盾,造成農戶到處上訪、哄鬧,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素。為此,對集體土地征收中房屋拆遷,可根據拆一還一,不低于原來水平的原則,按房屋原有建筑物的結構類型和建筑面積的大小給予合理的補償,或由政府統一籌建安置房或農民公寓、有條件的附近安排宅基地等進行合理安排安置。對集體土地上的房屋進行評估時,應征求農戶意見,提供由三家具有省級以上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三級以上的房地產評估資質機構進行評估,由被拆遷人優先選擇評估機構,對收征地上的被拆遷房進行市場評估。
以上就是關于重慶修高速路土地房屋怎樣補償的內容介紹,對于不清楚的朋友可以做詳細的了解。在進行高速公路修建的同時也要做好土地房屋的賠償,保障相關居民的合法權益。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查封的房子有權擅自換鎖封房嗎
2020-12-16侵犯著作權的行為的認定
2021-03-08車禍評殘需要多少錢
2021-01-09刮蹭隔天報案有效嗎
2021-02-26養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可以代位參與繼承嗎
2021-01-25銀行抵押合同簽了會不放款嗎
2021-01-13先試用再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可以嗎
2020-11-27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
2020-12-19勞動者維權要提供證據嗎
2020-11-15航班延誤險的規定
2021-02-24家庭財產保險賠償什么情況下才可以得到賠償
2020-11-10保險合同不能解除的條件
2020-11-16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案例分析
2021-02-20保險公司理賠時會調取監控嗎
2021-01-10保險公司如實告知時應提供現金價值表么
2021-01-12單位要給滿50歲的女職員買養老保險嗎
2021-02-17企業投保企業財產綜合險的賠款計算方式
2021-01-13保險合同指南有哪些內容
2021-03-21什么是保險公司年報
2021-01-13什么情況下借款人須購買保險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