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開除員工不用補償的情形包括什么
勞動者具有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的情形,用人單位可以依法解除勞動合同并且不用支付經濟補償金。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二、需支付加付補償金的情形
《勞動法》第八十五條第(四)項規定,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經濟補償,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的適用應該滿足如下條件:
1、勞動者就用人單位違法行為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
2、勞動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限期支付經濟補償,用人單位仍逾期不支付的;
3、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用人單位存在未依照法律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情形;
4、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從以上條件可知,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后,用人單位未依照法律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勞動者不能直接申請仲裁或起訴要求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加付賠償金,應當通過行政救濟途徑主張該權利。
一般情況下,若是由有人單位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話,那么需要按照規定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金。但要是用人單位開除員工并不符合法定或約定的情形,這種情況下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自然需要用人單位承擔相應的責任,通常是向員工支付賠償金。
一次性經濟補償金如何計稅?
經濟補償金要不要算上加班費
經濟補償金繳稅標準是怎么確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辯護詞
2020-11-27行政訴訟答辯狀(格式)
2020-12-09股東代表訴訟的訴訟費誰交納
2020-12-14股權轉讓何時生效?
2021-03-20標志設計的程序包括什么
2020-12-17知識產權相關的國際條約都有什么
2020-12-03婚后買房登記在一方名下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21婚姻自由原則的內容
2021-01-18繼子女在什么情況下對繼父母的沒有贍養義務
2021-01-11交通事故調解不成功怎么辦
2020-11-21別人拿你的房產證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2-23學歷造假用人單位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13沒拿房子抵押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3-25商業銀行破產清算存款怎么辦
2020-12-10拆遷款糾紛繼承人怎么分割
2020-12-25如何辦理房屋繼承公證
2020-12-04顧客乘商場扶梯時受傷誰該賠償
2021-02-12拆遷安置房加子女名字怎么弄
2021-02-16勞動關系結束還能起訴嗎
2021-01-16企業單方變崗調薪的行為應該如何認識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