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分公益性與經營性用地,實行有差別的補償標準。由于我國沒有從法律上明確我國的征地補償標準的原則,因此,學者往往從征地補償實踐角度出發,認為我國補償標準低和補償范圍窄,屬于不完全補償。這種不完全補償導致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受損。針對這個問題,比較流行的做法是,根據項目是否以盈利為目的劃分為公益性和經營性建設用地,然后通過實行有差別的補償標準取得相應的土地使用權,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不同的差別化補償標準方案,包括“差別化的補償原則方案”、“差別化的社會保障方案”、“差別化的發展權價值歸屬方案”和“差別化的補償途徑方案”等。
綜合區片地價及統一年產值補償標準。綜合區片地價及統一年產值補償標準,除了解決“同地不同價的問題”外,其制度創新的積極意義還在于提高了被征地農民的相對利益;促進地區間補償的公平性;增加政策的透明度,抑制地方政府尋租行為。綜合區片地價及統一年產值補償是年產值倍數基礎上疊加其他因素的結果。
分享項目效益的征地補償標準。這些補償方式的創新,主要目的在于讓被征地農民分享項目效益,緩解征地矛盾,促進項目的順利實施?!耙缘厝牍伞钡确窒眄椖啃б娴难a償方式除了提高被征地農民的補償標準外,其制度創新的積極意義還在于對被征地農民采取逐年分紅等方式,一次性補償變為長期補償,既避免了被征地農民突擊花錢,同時也減輕了企業投資初期的投融資困難。
市場化的征地補償標準。鑒于原征地補償標準帶有濃厚的計劃經濟思維特征,與我國不斷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不相適應。因此,絕大多數學者在征地補償標準改革方向上似乎達成了共識,認為應該引入市場機制。市場化的征地補償標準是一種參與式定價模式,是被征地農民與業主就補償價格達成協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的角色必須由“征地包干者”轉變為征地監督者。如圖4所示,試圖通過市場化的征地補償,使村集體或被征地農民補償比原標準增加P2P1E1E2。
四種征地補償標準創新類型存在的問題
區分公益性與經營性用地無法真正解決補償問題。區分公益性與經營性用地,實行有差別的補償標準是現階段各方面比較認同的一種補償方式,但這種補償方式并沒有真正在我國的征地補償實踐得以實現和應用。究其原因是這種補償方式存在著巨大缺陷。
首先,難以解決公益性與經營性用地界定問題,以至于所謂的公共利益的確切內容卻很少達成共識,這就為公共利益泛化提供空間。其次,存在“二律背反”問題。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通過土地征收等途徑將城市土地收歸國有,建立起城市一元土地所有制。如果通過區分公益性與經營性用地,采取不同的方式獲得城市建設用地,可能產生城市二元土地所有制問題。現實中,城市二元土地所有制問題正困擾著大中城市的發展。再其次,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傳統思想根植于國民的心中,而這種具有差異性的補償標準恰-恰觸到了被征地農民敏感的神經。這種補償方式不合理性集中體現在“同地不同價”和各種補償方案之間存在的補償差距上。
綜合區片地價及統一年產值補償標準仍是傳統的計劃經濟思維。綜合區片地價及統一年產值是當前在各地征地補償實踐應用最廣泛的征地補償標準。但是,隨著進一步的實踐,其暴露的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
首先,“解決”同地不同價卻產生不同地同價。不同的農地由于地塊規整性、土地質量、土地管養和投入產出存在差異導致其價值存在差異,采取綜合區片地價及統一年產值補償標準無法體現不同土地價值差異性,導致“好地”和“壞地”一個價。其次,本質上沒有擺脫傳統補償標準的行政計劃思維,其測算基礎仍然是傳統的產值倍數法,且政府對補償標準具有絕對的控制權和解釋權。再次,城市規劃區內外采取不同補償標準帶來的銜接和平衡問題,特別是城市規劃區和非城市規劃區邊界上的補償標準平衡問題。
分享項目效益的征地補償標準仍無法保證農民權益。盡管經過了近30多年的探索實踐,這種補償方式仍表現出很多的局限性。
首先,這種方式僅限于具有長期、穩定收益的項目征地補償。絕大部分項目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很難保障長期、穩定的收益,更別說現實中不少項目征地并不是以盈利為目的。其次,被征地農民參與分享項目收益的資本基礎仍然是傳統產值倍數法計算的結果,它并沒有實現補償標準由基于土地農用效用價值,到基于土地具體項目效用價值的轉變。這導致被征地農民分享的收益仍然相對較少。再其次,被征地農民沒有真正能夠行使相應角色的權利,沒有參與到項目收益分配決策。被征地農民所分享項目收益的多少仍是行政行為的結果,而不是市場行為的結果。
市場化的征地補償要走的路還很長。市場化征地補償是一種當前絕大多數學者認為能夠解決我國征地矛盾的補償方式。但是似乎實現市場化的征地補償標準要走的路還很遠。
首先,市場化征地補償的基礎——產權不明確。明確的產權是市場交易的基礎,自然也是市場化征地補償的基礎。但是恰-恰我們這個基礎沒有打牢固。其次,沒有培育出市場化征地補償的市場環境。再其次,缺乏平等、自愿交易的基礎。被征地農民相比強權的政府和強勢的業主顯得相對弱勢,交易的平等性和自愿性往往無法得到保障,補償標準的市場化也無法得到保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原始股和干股有哪些不同
2020-12-08已被抵押的房產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4從事非法改裝汽車的企業如何處罰
2020-11-09財產保全錯了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26擔保合同在主合同一年前有效嗎
2021-02-13解除合同通知對方有期限嗎
2020-12-06二審上訴變更訴訟請求的處理及風險
2021-01-09幫別人房產抵押貸款有風險嗎
2020-11-20公司搬遷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3-09什么是免責條款,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條款主要包括什么
2020-11-28人身保險合同轉讓的分類
2021-03-05對維護保險標的安全基本規則有哪些
2021-03-20貨損保險合同代理是如何發生的
2021-02-21保險合同終止多久可以復效
2020-12-26如何讓保險索賠變得容易
2020-11-12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1-02-26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索賠的流程
2020-11-24人身保險的保險人有代位求償權嗎
2020-12-05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條
2021-01-30從器官移植談確認保險合同條款爭議的基本原則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