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條例》
第一章總則關于處罰條款的規定
第二條違反森林法規定,未構成犯罪的,依照本辦法處理。
第三條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林區二立方米以下、幼樹一百株以下的,非林區一立方米以下、幼樹五十株以下的,或者造成相當于二立方米木材、一百株幼樹以下損失的;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林區十立方米以下、幼樹二百株以下的,非林區五立方米以下、幼樹一百株以下的,依照森林法第三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處理。
盜伐的林木或者其變賣所得,應予以追繳。屬于集體或者個人所有的,返還原主;屬于全民所有的,由當地林業主管部門收繳作為林業基金。
第四條在森林防火期,違反規定用火的,處以十元至三十元的罰款;違反規定用火引起森林火災,燒毀面積五十畝以下,或者造成損失價值一千元以下的,責令限期更新造林,賠償損失,并處以三十元至三百元的罰款。
第五條偽造或者倒賣林木采伐許可證的,依照森林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處以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罰款;對已獲利的,除應沒收其違法所得外,并可處以相當于違法所得二至五倍的罰款。
偽造或者倒賣木材運輸證件的,參照前款規定處理。
第六條采伐林木的單位或者個人沒有按照規定完成更新造林任務,情節嚴重的,林業主管部門除可組織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為其完成更造新林任務,所需費用由未完成更新造林任務的單位或者個人負擔外,并可處以相當于所需造林費用的罰款。
第七條違反森林法規致使防護林、經濟林、特種用途林、珍貴樹木和自然保護區的森林遭受破壞的,從重處罰。
第八條被責令補種林木,因故不能補種的,可以交納所需的費用,由林業主管部門收繳,代為補植。
第九條違反森林法的行政處罰由縣級以上林業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部門執行。
林業部統一制發《林業行政處罰通知書》、《補種林木通知書》和收繳木材、款項《收據》的格式。
第十條本辦法自一九八五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第五章“法律責任”中關于罰款的規定:
第四十八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森林、林木、林地的經營單位或者個人未履行森林防火責任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對個人處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九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森林防火區內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拒絕接受森林防火檢查或者接到森林火災隱患整改通知書逾期不消除火災隱患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對個人并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并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森林防火期內未經批準擅自在森林防火區內野外用火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給予警告,對個人并處2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并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一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森林防火期內未經批準在森林防火區內進行實彈演習、爆破等活動的,并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二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對個人并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并處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一)森林防火期內,森林、林木、林地的經營單位未設置森林防火警示宣傳標志的;
(二)森林防火期內,進入森林防火區的機動車輛未安裝森林防火裝置的;
(三)森林高火險期內,未經批準擅自進入森林高火險區活動的。
看了上面的森林防火的處罰條例,我們知道這防火是多么的重要,為什么國家要制定這個條例,目的就是為了讓公民畏懼犯罪后的處罰,讓那些有小心思的人不敢萌生犯罪的想法,減少森林發生火災的現象。好了,介紹到這,您還有其他的疑問嗎?要是有,可以咨詢我們律霸網的律師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認定同居關系財產,同居關系中的財產怎樣分割
2020-11-30如何制訂國有企業改制方案
2021-03-24因高壓觸電致殘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1-01-27行政復議能復議幾次
2020-12-29工人在下班期間宿舍摔傷算工傷嗎
2021-02-13車禍傷殘鑒定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2欠條模板是怎樣的
2020-12-11買賣合同運輸到達前誰承擔風險
2021-02-04債務危機有哪些救濟途徑
2021-01-03民事訴訟是要刑事案件完結之后才能受理嗎
2021-02-20有買賣合同是否可以領取房產證
2021-02-25公有住房轉讓手續有哪些
2020-11-30員工涉嫌刑事責任怎么處理,單位是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7試用期不合格也不肯離職怎么辦
2020-11-18施工未設置安全措施應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1-01-29哪些勞動爭議可由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0-12-03陸上貨物運輸保險的相關法律常識有哪些
2020-11-14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案例:貨運保險糾紛案
2021-03-10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 由何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