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除妨礙是否是侵權責任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侵權責任承的方式比較多,而排除妨礙是屬于侵權責任承擔的方式之一。
第十五條?【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
二、如何是構成侵權行為
1、具違法性
著作權法所稱的侵權行為是指違反著作權法規定的義務,侵害他人依著作權法享有的人身權或財產權的行為。如果侵害他人的財產權是直接基于違反合同義務發生的,這種行為通常僅視為違約行為,而由行為人承擔違約責任。
2、損害事實
有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損害是指行為造成他人的財產上的損失和精神上的損害。損害是違法行為的客觀后果。如果某一行為正在計劃當中,尚未造成損害事實,就不構成侵權行為。例如,出版社擅自將作者的一部書稿取走,準備出版,但由于某些主觀上的原因最終沒有出版,因而不構成侵權行為。但如果已經出版,即使一本書也未賣出,也應認為構成侵權。
3、因果關系
和損害事實有因果關系。也就是說,實施某一行為是造成損害事實這一結果的原因。例如,某乙基于某甲的一篇文章改寫成另一篇文章,擅自交一家報社刊登,某乙這一行為引起損害事實,因而具備侵權行為的一個條件。如果某乙僅為練筆,基于某甲的一篇文章改寫成另一篇文章,并不打算發表,而被熱心的某丙見到后,擅自推薦給報社刊登出來,應該認為某丙的行為和造成甲的損害事實有因果關系。至于某乙僅為練筆的改寫,應屬于合理使用范圍,與損害事實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
4、承擔責任
實施行為的人有過錯,或雖無過錯,但仍依法承擔民事責任。也就是說,行為人在實施某一行為時明知行為的損害后果,或者應當預見到而沒有預見到,或已預見到而輕信能夠避免。例如,某出版社或個人明知某一作品有著作權,或者沒有確切根據地以為它沒有著作權,而未經著作權人同意就出版了該作品,這種故意或者過失就是過錯,因而具備侵權行為的一個條件。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侵權責任承的方式比較多,而排除妨礙是屬于侵權責任承擔的方式之一。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最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群眾扭送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14侵權責任法醫療糾紛特征和原則有哪些
2021-02-22農村土地互換糾紛怎么解決
2021-01-27北京現1.9萬噸污泥污染,污染環境構成什么犯罪
2021-02-27如何區別走私普通貨物罪與逃稅罪
2020-12-25企業之間能否直接借款
2020-12-05非法同居有罪嗎
2021-01-07遺產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2-17逾期不履行合同怎么界定
2020-12-31室內設計和施工哪個更好
2021-02-25當事人在房地產糾紛訴訟中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1-25解除競業限制協議方式有哪些
2020-11-16也談《“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6本案張某的死亡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1-03-24哪些情況下不能保險
2020-12-08保險人在理賠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30商業車險怎么退保,退保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13針對高空墜物的保險是怎么規定的
2021-01-06未告知賠償標準 保險公司被判全賠
2021-01-14經濟適用房出了土地出讓金可以買嗎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