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規定中,對于民事侵權中的精神損害賠償范圍,方式等作了相關規定:
1、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三)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2、非法使被監護人脫離監護,導致親子關系或者近親屬間的親屬關系遭受嚴重損害,監護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3、自然人死亡后,其近親屬因下列侵權行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以侮辱、誹謗、貶損、丑化或者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
(二)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隱私,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隱私;
(三)非法利用、損害遺體、遺骨,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遺體、遺骨。
4、具有人格象征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物品所有人以侵權為由,?蛉嗣穹ㄔ浩鶿咔肭笈獬ゾ袼鷙Φ模嗣穹ㄔ河Φ幣婪ㄓ枰允芾懟;
注意,精神損害賠償只適用于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人格權利遭受侵害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精神損害賠償需要在侵權訴訟中一并提出,當事人在侵權訴訟中沒有提出賠償精神損害的訴訟請求,訴訟終結后又基于同一侵權事實另行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后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對于精神損害撫慰金的金額一直是存在爭議的。
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以下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錄音錄像侵權的賠償原則是什么
2020-11-17反擔保抵押權人是誰
2020-12-06有營業執照無食品流通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1-02-05離婚財產有哪些
2020-11-17華僑、港澳臺居民在內地結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0-12-29被扶養人生活費總額上限是多少
2021-01-19審查逮捕環節需不需要指定管轄
2020-12-06是否在保密或競業限制協議執行期
2021-02-06客戶不按照合同履行條款怎么辦
2020-11-30房屋租賃注意事項
2021-01-10一般員工簽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1-10跳槽七誡 龍華勞動律師
2020-11-20上海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2公司經濟性裁員的規定
2021-01-15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6保險標的轉讓未通知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1-04投保人與受害人達成的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2相互保險公司與股份制保險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7航班延誤會免賠嗎
2021-03-01保險合同訂立的程序是如何的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