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被發(fā)布網(wǎng)絡侵權嗎
網(wǎng)上公布他人身份證及個人信息是違法的,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隱私權是指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被侵犯隱私權可以向法院起訴,嚴重的話會追究刑事責任。
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
;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fā)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侵權行為是一種侵害他人權益的行為,因此侵權行為也可以稱為一種侵害行為,這可以從詞源學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印證。中文的“侵權行為”一詞“最早于清末編定《大清民律》草案時才開始應用。”但是在舊中國民法中對侵權行為的概念卻缺乏明確的界定。
實施行為的人有過錯,或雖無過錯,但仍依法承擔民事責任。也就是說,行為人在實施某一行為時明知行為的損害后果,或者應當預見到而沒有預見到,或已預見到而輕信能夠避免。例如,某出版社或個人明知某一作品有著作權,或者沒有確切根據(jù)地以為它沒有著作權,而未經(jīng)著作權人同意就出版了該作品,這種故意或者過失就是過錯,因而具備侵權行為的一個條件。如果某出版社在不知情和作者乙進行擔保的情況下出版作者乙的作品,而后有作者甲提出作者乙的作品是侵權產(chǎn)物后,出版社立即停止出版并調查核實,出版社就沒有過錯,通常僅由作者乙承擔侵權責任;如果出版社沒有停止出版,在作者乙的作品確是侵權產(chǎn)物情況下,出版社就有過錯,因而與作者乙作為共同侵權行為人負連帶賠償責任。此外,如果法律明確規(guī)定行為人即使無過失,也要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行為人實施的也是侵權行為。
根據(jù)以上內容的相關的回答可以得出,如果身份證被公布在網(wǎng)絡上,并且相關的信息已經(jīng)被泄露了是會涉及到侵權的,這樣的行為已經(jīng)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可能會被他人進行起訴,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wǎng)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經(jīng)營醫(yī)用酒精需要什么許可證
2020-12-19勞動爭議調解的步驟是什么
2020-12-03合伙企業(yè)與注冊公司的區(qū)別有哪些
2020-12-26普通合伙企業(yè)的財產(chǎn)轉讓
2021-03-22公民侵犯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05不知情的輕微碰撞算肇事逃逸嗎
2020-12-11撫養(yǎng)權變更有期限嗎
2021-02-23老人不堪忍受長子常年家暴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2021-02-21貪污罪與挪用公款、挪用資金罪之異同
2021-02-12擔保合同的主合同是什么
2021-03-16交通事故鑒定責任還需要繳費嗎
2021-01-30小區(qū)公有用地的所有權歸誰
2021-02-14恢復勞動關系一裁終局是否適用
2020-12-31退休離職補償金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01交通意外險與航空意外險有何區(qū)別
2021-01-06意外險報銷的概念是如何的
2021-03-22意外傷害保險的責任期限是什么意思,時間是多久
2020-11-13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適用
2021-03-07推進人身險新型產(chǎn)品信息披露
2021-03-15同一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同時兼營財產(chǎn)和人身業(yè)務嗎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