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謠言要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根據情況不同,可能承擔民事、刑事或者行政責任,具體情形見下文。
謠言,指的是沒有相應事實基礎,卻被捏造出來并通過一定手段推動傳播的言論。
網絡謠言,是指通過網絡介質(例如郵箱、聊天軟件、社交網站、網絡論壇等)而傳播的沒有事實依據帶有攻擊性,目的性的話語。
散布謠言要承擔的責任:
1、民事責任
即如果散布謠言侵犯了公民個人的名譽權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譽的,依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要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的責任。
2、行政責任
如果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尚不構成犯罪的,要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規定給予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
法律依據有:《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所以說,若散布謠言,公安機關可以依據上述規定對行為人進行處罰,派出所會依據規定,用傳喚證對行為人進行傳喚、查證、處罰。
3、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規定,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以上內容由律霸網小編為您整理,更多法律問題關注律霸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鑒定需要準備多少費用
2021-02-06外貿出口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16借款人去世債務怎么辦
2020-12-30違章收到信息多長時間處理
2020-12-29結賬前產品問題拒絕付款可以向消協投訴嗎
2021-02-03怎樣補辦單位解除合同
2020-11-07業務承包關系算雇傭嗎
2021-01-13廠里集資房什么意思
2020-12-20實習期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06人壽保險金給付方式有幾種,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
2021-02-17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1-03飛機延誤賠償在哪領
2021-03-16談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
2020-11-28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無效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1-03-03需要做保險代理人經營有什么要求
2021-03-25國家承擔軍人傷亡保險的資金
2020-11-15保險代理合同樣本(二)
2021-03-25理財投資不可等同 避免誤區十分必要
2021-03-25土地轉讓合同的效力是怎樣的
2021-02-02廠房土地轉讓合同范本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