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法定期限內,如果發(fā)生了產品責任損害,受害人有權根據(jù)《產品質量法》請求賠償。根據(jù)該規(guī)定,這個法定期限是指在產品交付最初消費者10年內。請求權是產品質量法賦予消費者的一種具體權利。
訴訟時效的概念:
是指權利人通過訴訟程序,請求人民法院保護其權利的有效時間。《產品質量法》規(guī)定,受害人必須在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或能夠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2年內向法院起訴。超過時效起訴的,法院將不保護受害人的權利。訴訟時效是《產品質量法》規(guī)定的,人民法院強制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法定時間范圍。在法定規(guī)定范圍內,行使其權利,可以受到保護,法定期滿后,權利人未行使權利,就不受到法院保護。
二者的區(qū)別:
雖然都規(guī)定了一個期限,但兩者各自的含義是不同的。表現(xiàn)在:
第一,產品質量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解決的是消費者在購買產品多長時間以內,有權對可能發(fā)生的產品責任損害請求生產者、銷售者賠償,或者說是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在將產品投入流通后的多長時間內,對缺陷產品負有嚴格責任義務的問題;而產品責任的訴訟時效,解決的是在發(fā)生了產品責任損害以后,受害的消費者應在多長時間內起訴的問題。
第二,訴訟時效期間滿后,并不意味著生產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義務的解除,消費者請求損害的實體權利還是存在,如果生產者、銷售者自愿履行債務的,就不能以不知“時效已過”為由再追回已賠償給消費者的財物。但是,請求權的10年期限滿后,法律就免除了生產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義務。即使因產品存在缺陷給消費者造成損害的,生產者、銷售者也不承擔產品質量侵權損害賠償責任。但是,如果生產者、銷售者在賣出產品時對消費者明示的產品安全使用期超過10年的,則不以10年期限為限,而應當以生產者、銷售者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為期限。
如某消費者在1998年購買一臺超清晰彩電,生產商在說明書中注明,該機質量穩(wěn)定,技術先進,產品可安全使用15年。在2002年12月,該機發(fā)生爆炸,造成消費者地財物損失。由于該機造成的損害發(fā)生在生產者明示的彩電安全使用期內,所以該彩電的消費者可依據(jù)產品質量法的有關規(guī)定,請求生產者賠償他的財產損失。又因為產品責任的訴訟時效為2年,因此該受到損害的消費者最遲在2004年12月以前提起產品質量侵權損害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手術簽字非直系親屬可以簽嗎
2021-03-02道路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1-03-15撞人撞斷腿了是刑事責任嗎
2021-01-15剝奪子女監(jiān)護權的情形有什么
2020-12-21什么情形下接受勞務方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2021-03-05遭遇第二次家暴怎么辦
2020-11-13企業(yè)承包經營合同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7怎么取回自己的房產證
2020-12-15什么是專業(yè)的房地產評估
2021-03-18誰能申請訴前停止侵犯知識產權行為
2020-11-26用人單位在節(jié)日當天要求加班怎么算工資
2021-03-09產假期間安排工作符合法律規(guī)定嗎
2020-11-22意外保險的保費如何計算
2020-11-17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18玻璃單獨碎險是什么
2021-03-09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是什么意思
2021-02-01在被保險人同意的視角下談贈與人身保險合同
2021-02-27保險公司員工年終工作總結范文
2021-01-08保險欺詐的表現(xiàn)形式有哪些呢
2021-03-18保險代理人沒有資格證書從業(yè)違法嗎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