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約束非居住國行使來源地管轄權的國際規范是按照不同的所得性質分別確定其約束標準,所得性質不同則其相應的約束標準也不同。比如,營業所得通常使用“常設機構”這一概念來解釋其來源地,勞務所得可以按照勞務提供地或勞務所得支付地標準確定其來源地,投資所得可以按照投資提供地或投資使用地標準確定其來源地,特許權使用費通常以其發生地(支付人所在地)為準。
然而,電子商務可以將部分有形商品和服務以數字形式提供。因特網中成長最快的領域就是網上信息和數據的銷售業務,用戶可以在線瀏覽或直接下載報刊、書籍、影視作品、股市行情、家庭裝修等各種信息。這類數字商品的銷售所得事實上已經混淆了傳統意義上的營業所得和勞務所得的區別,有人還認為從網上下載信息所支付的費用應屬于特許權使用費范疇。由此可見,在電子商務模式下,劃分所得性質成了一項棘手的工作,從稅收成本的角度來看這種劃分顯得不經濟。根據對電子商務的分類,主流觀點傾向把電子商務的所得劃分為“有形所得”(銷售有形商品所得)和“無形所得”(即通過因特網銷售數字產品所得)兩類,“有形所得”歸入傳統意義上的營業所得范疇,“無形所得”納入勞務所得范疇,這種劃分雖不十分嚴密,但很實用。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不再去考慮電子商務所得的性質,對于這些所得,由收入來源國(消費地)先征收10%的預扣稅,并且允許購買商將這筆預扣稅計入成本。而銷售商的居住國應該對這筆10%的已納所得稅給予抵免或免除。但這種方法卻不適用于在東道國的最終消費者,因為他們沒有辦法把預扣稅計入成本。
電子商務中數字化產品性質認定的分歧造成了所得來源地確定原則的混亂。各國在這個問題上的爭議很大,因為這直接影響國家間的稅收利益分配。在1998年10月召開的OECD財政部長會議上,歐盟提出了鑒于大多數國家實行增值稅體制,因此將數字化產品的提供視同勞務的提供而征收增值稅的提議,并且迫使美國接受了此提議。歐盟的提議明確規定:通過網絡提供勞務,如果消費者或供應者的任何一方在歐盟國境之外的,以消費者所在地為勞務供應地;如果消費者和供應者都在歐盟境內,則以供應者所在地為勞務供應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判刑三年最快多久出來
2021-03-01侵權責任中醫保統籌支付部分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24傷殘鑒定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01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對業主有約束力嗎
2021-02-10夫妻共同債務包括什么,婚前債務是自行承擔嗎
2021-01-14可作為遺產繼承的財產有哪些
2021-03-13繼女應承擔繼母的贍養費嗎
2021-01-06注銷房產抵押手續
2021-01-27農田非法取土如何處罰
2020-12-13法律規定不能上市出售的房屋
2021-01-27單位終止勞動合同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幾種情形
2021-01-30勞動合同終止的,用人單位是否支付經濟補償?
2020-12-21提供虛假學歷,入職近10年還能解雇嗎
2021-02-28調崗通知范文
2020-12-15老人購買壽險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3-06航班延誤險的規定
2021-02-24飛機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2-11人身保險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有什么
2020-12-11推進人身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
2021-03-15汽車沒保險能置換嗎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