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刑法規定故意犯罪與過失犯罪有什么不同?
1、主觀意識不同:故意犯罪是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所構成的犯罪。而過失犯罪是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
2、刑事處罰不同:刑法以處罰故意犯罪為原則,以處罰過失犯罪為特殊。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責任,而且必須是過失行為已經給社會造成危害結果。
3、結果對定罪影響不同:故意犯罪往往不考慮結果,只要有主觀故意,即可構成犯罪,結果只是對量刑有影響。而過失犯罪必須是已經造成了危害結果,沒有造成不會構成犯罪。
二、犯罪故意包括哪些種類?
1、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認識因素: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明知自已行為的內容與危害性質、明知會發生某種危害結果、某些犯罪還要求行為人認識到刑法規定的特定事實);意志因素:希望這種結果發生。
2、間接故意:放任。
3、間接故意與直接故意的區別:兩者的認識因素相同。意志因素不同:直接故意明知的可以是行為必然發生的危害結果也可以是可能發生的危害結果,而間接的只能是可能發生的危害結果。
4、間接故意的發生:一是行為人為了實現某種非犯罪的意圖而放任危害結果的發生;二是行為人為了實現某種犯罪意圖而放任另一危害結果的發生。
綜合上面所說的,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兩種從本質上就有很大的區別,一種是明知犯法而還要實施犯罪的行為,另一種是因為自己的過失行為而做出了不合法的事情,一般在處罰的時候故意犯罪的刑期要大于過失犯罪的刑期。
故意犯罪中的犯罪形態有哪些?
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是什么?
什么是過失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賣房協議書是什么樣的
2021-03-08權錢壞軍婚 案發進牢獄
2021-02-16法律咨詢合同需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22上市公司收購時都要先停牌嗎
2021-01-22機動車未經登記是否取得物權
2020-12-20借款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2-1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2020-11-29電商平臺賣家欺騙消費者怎么賠償
2021-02-20繼承權喪失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07拆遷安置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18父母包辦婚姻懲罰后果是什么
2021-01-01信用卡不小心逾期一次怎么辦
2021-01-24勞動關系轉移是什么意思
2020-12-07越權代理與無權代理的區別
2020-11-15勞動爭議案件最多能賠償幾年
2020-11-19保險公司中罰則情況有哪些
2021-02-20飛機延誤后起飛前還可以購買航班延誤險嗎
2021-01-15常見的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2-07人身保險糾紛的管轄是如何的
2021-02-01保險公司重大疾病理賠流程的時間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