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或市級國土資源局根據省或國務院征用土地批準文件批準的《征用土地方案》在征用土地公告之日起45日內以村為單位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并予以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內容:
被征用土地的位置、地類、面積;
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種類、數量;
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數量;
土地補償費的標準、數額、支付對象和支付方式;
安置補助費的標準、數額、支付對象和支付方式;
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和支付方式;
農業人員的具體安置途徑;
其他有關征地補償、安置的具體措施。
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見的或者要求舉行聽證會的,應當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縣或市級國土資源局提出。
縣或市級國土資源局應當研究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不同意見。對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舉行聽證會。確需修改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批準的征用土地方案進行修改。
二、報批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縣或市級國土資源局將公告后的土地補償、安置方案,連同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的意見及采納情況報市、縣人民政府審批。
三、批準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市、縣政府將征求意見后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批準后,并報省國土資源廳備案,并交由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四、土地補償登記
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應當在征用土地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土地承包合同)到指定地點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
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未如期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的,其補償內容以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調查結果為準。
五、實施補償安置方案和交付土地
按規定支付征地補償安置費,被征地單位和個人按期交付土地。
土地補償費歸集體支取,由村委會代表領取。如何分配由村民大會討論決定,依據村民民主議事規則,經2/3以上多數通過分配方案即可。
安置補助費歸土地承包人,由承包人直接領取補償費。
青苗補助費和地上附著物補助費歸青苗和地上附著物所有人,由所有人領取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懲戒對象再次出現應列入名單情形如何處理
2021-01-10注冊公司手續是怎樣的
2021-01-20認繳出資能否質押
2020-12-12交通事故警察開的認定書多長時間有效
2020-11-19監護過失是否要承擔侵權責任
2020-12-31怎樣確定贍養費標準,贍養費包含哪些費用
2021-02-28約定競業禁止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1離婚后還有哪些民事權利和義務
2021-02-07夫妻間冷暴力違背婚姻法嗎
2021-02-09兒子去世,孫子是否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07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有什么
2021-02-19未贍養老人能否分割撫恤金
2021-01-23法律中規定的合同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1-27勞動者辭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16勞動仲裁委查檔案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1人性化的意外保險怎么賠付
2020-11-27產品責任險條款(國內)
2020-11-20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是什么
2021-02-15保險經紀人的條件資格有哪些
2021-02-23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處理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