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過失犯罪都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共同犯罪需要具有共同故意。過失犯罪構不成這一要件。過失犯罪的構成要件是:
1、行為人主觀上必須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持根本否定態度。
2、行為必須發生了危害結果,從刑法分則的規定看,這些結果一般都是較為嚴重的結果。
3、必須有處罰該類過失犯罪的分則明確規定。
二、過失犯罪判處緩刑的條件?
根據現行《刑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第七十四條明確規定,對于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
三、刑事案件的審理時間
一審法院的正常審理期限(一般為2個月,至遲不超過3個月,特殊情況例外)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條規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三)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根據上述規定,人民法院審理一審案件常見的審限應當在三至六個月。
有的時候,可能是工作過程中兩個人正好都忽略了這種行為,有可能會造成的危害結果,對于這兩個人來說其實都是屬于過失犯罪,過失犯罪和共同犯罪的區別是很大的。認定成為共同犯罪的話,要從主犯和從犯上進行區分,但過失犯罪都可以從輕處罰。
什么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是什么?
過失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官司訴訟技巧有哪些
2021-02-21虛假勞務派遣如何認定
2021-03-04家庭冷暴力多久可以離婚
2021-02-23勞務用工法律須知
2020-12-31調薪未簽訂勞動合同變更怎么處理
2021-01-06公司可以隨意調崗嗎
2021-01-27申請勞動局調解的期限是幾天
2021-02-07在人身保險中應該規定哪些內容
2021-01-28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二)
2021-02-16也談無證駕駛造成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1-01車險理賠7個月沒結果
2021-01-20不按標準繳納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03保險公司承擔的賠償金能追償嗎
2021-02-25勞動關系與保險代理關系在法律特征上存在以下區別
2020-12-26土地互換后可以要回來嗎
2021-01-25城中村能按照補償標準來賠償嗎
2021-02-27開發房地產屬于公益拆遷嗎
2020-11-14征地拆遷中程序方酐存在的問題
2020-11-28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如何計算的
2021-01-15新華區舊城改造實現歷史性突破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