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冒名頂替構成什么罪
包庇罪。根據司法解釋,在公安機關偵辦期間,行為人以各種原因頂替他人違法犯罪,妨害司法辦案,涉嫌包庇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包庇罪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1、本罪與事前有通謀的共同犯罪
窩藏、包庇行為是在被窩藏、包庇的人犯罪后實施的,其犯罪故意也是在他人犯罪后產生的,即只有在與犯罪人沒有事前通謀的情況下,實施窩藏、包庇行為的,才成立本罪。如果行為人事前與犯罪人通謀,商定待犯罪人實行犯罪后予以窩藏、包庇的,則成立共同犯罪。因此,本法第310條第2款規定,犯窩藏、包庇罪,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共同犯罪所犯之罪的法定刑低于窩藏、包庇罪的法定刑,也應以共同犯罪論處。
2、本罪與偽證罪的界限
偽證罪中的故意作虛假證明為犯罪人隱匿罪證的行為,與窩藏、包庇罪有相似之處。二者的主要區別在于:
(1)本罪為一般主體;而偽證罪是特殊主體,只限于證人、鑒定人、記錄人與翻譯人。
(2)本罪發生的時間沒有限制;而偽證罪必須發生在刑事訴訟中。
(3)本罪是通過使犯罪人逃匿或者采取其他庇護方法,使其逃避刑事制裁;偽證罪掩蓋的是和案件有重要關系的犯罪情節。
(4)窩藏、包庇的對象既可以是未決犯,也可以是已決犯;而偽證罪所包庇的對象只能是未決犯。
3、本罪與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的界限
1979年刑法沒有規定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故以往的刑法理論認為,消滅罪跡與毀滅罪證的行為構成包庇罪。本法增設了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之后,也有人認為包庇罪包括幫助湮滅罪跡和毀滅罪證的行為。
冒名頂替他人不一定就構成犯罪,若頂替的事情并不違法,那么充其量也就是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權。而在刑事訴訟過程中,若是冒名頂替犯罪分子的話,則可能涉嫌構成包庇罪。《刑法》中規定,犯包庇罪的,一般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是情節嚴重的話,則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
徇私枉法罪和包庇罪有哪些區別
窩藏罪與包庇罪有什么不同
包庇罪該如何認定,怎么區分包庇罪和窩藏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個部門宣告申請公司的設立是無效的
2021-02-24人身損害賠償怎么計算
2020-11-22勞動關系轉移到異地保險怎么轉移
2020-12-01公司非法克扣員工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0-12-10上了老賴黑名單的后果是什么
2021-03-01保險合同各條款的變更和更正
2021-01-24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保險人在多少天內可以全額退款
2020-12-09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制度探討
2021-02-21保險經紀人四作用
2021-01-04如何正確理解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包和出租
2020-11-27土地承包經營權包括哪些
2020-12-31土地租賃合同范本(一)
2021-03-24公辦學校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0-11-15離婚后,拆遷房屋及拆遷補償款如何分配
2020-12-19拆遷對小企業的影響有哪些
2021-02-13征地拆遷補償
2021-02-15實行拆遷安置補助標準內容規定
2021-01-21哪些人可以在房屋拆遷過程中拿到拆遷補償
2020-12-29拆遷評估后的價格就是補償金額了嗎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