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遇到自身或他人的生命以及財產安全受到非法侵害時,采取的制止非法侵害行為,造成侵害者受到傷害的行為。一般情況下正當防衛時不用受刑事責任的。那么我國法律中正當防衛法律解釋是什么?及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
什么是正當防衛?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0條第1款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的本質在于制止不法侵害,保護法律所要保障之利益。正當防衛的客觀特征是,法益正在受到不法侵害的時候,采取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方法,制止不法侵害。正當防衛的主觀特征是,在認識到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的情況下,意圖保護法益不受侵害。
舉例來說,某人在遭到歹徒搶劫的時候,奮起反抗,將歹徒打傷或者失手將歹徒打死,都有可能因為正當防衛而免除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成立必須具備的條件
(1)起因條件。
1)必須有不法侵害存在。2)不法侵害并非僅限于犯罪行為。不法侵害的范圍,應該包括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3)不法侵害必須是現實存在的。至于不法侵害的程度,通常限于具有暴力性、破壞性、緊迫性的不法侵害行為。4)不法侵害通常應是人所實施的。
(2)時間條件。正當防衛的時間條件,是指正當防衛只能在不法侵害正在進行之時實行,不能實行事前防衛和事后防衛。所謂不法侵害正在進行,是指不法侵害已經開始,尚未結束。
(3)對象條件。正當防衛的對象條件,是指正當防衛只能針對不法侵害者本人實行,不能及于第三者。至于不法侵害者是否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是否具有刑事責任能力,并不影響正當防衛的成立。
(4)主觀條件。正當防衛的主觀條件,是指防衛人主觀上必須出于正當防衛的目的,即是為了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不法侵害。不是出于上述目的,不能成立正當防衛。
(5)限度條件。正當防衛的限度條件,是指正當防衛不能明顯超過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損害。是否明顯超過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損害,是區別防衛的合法與非法、正當與過當的一個標志。
(6)無過當防衛權。我國《刑法》第20條第3款規定,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什么是防衛過當?
防衛過當,指防衛行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對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損害的行為。
防衛過當的法律特征
a.在客觀上具有防衛過當的行為,并對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的損害
b.主觀過錯性。這是犯罪構成的一個法定要求。防衛過當防衛人承擔刑事責任的主觀基礎是有過失或者間接故意(不能是直接故意),正是因為在這種過失或者間接故意支配下造成了侵害人不應出現的重大損害結果才負法律責任
c.防衛過當作為一中特殊的犯罪行為,卻沒有特定、具體的客體,可能是對他人生命利益造成損害,也可能是對他人的財產造成的損害等等。
防衛過當的認定
a.既要分析不法侵害的手段、緩急、參加人數等,又要分析防衛的地點、手段、后果及主體的體力和心理態度。經過對比系統分析和綜合研究,如果認定防衛強度和不法侵害強度基本相當,那正當防衛不過當,而如果防衛強度明顯大于不法侵害強度,這種強度又不是制止不法侵害行為所必須的,即是懸殊的或是完全多余的,這就應認定為防衛過當,應負刑事責任。
b.正當防衛所保護的法益性質,決定著不法侵害行為的性質,從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正當防衛的強度和時間上的緩急。而對于一般輕微的法益遭到的不法侵害,即使防衛行為不能保護,也不能造成不法侵害人重大傷亡。
c.不法侵害已經著手,形成了侵害的緊迫性,但侵害強度尚未發揮出來,因此無法以侵害強度為標準,只能以侵害的緊迫性為標準,確定是否超過了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
正當防衛與防衛過當的關系
目前比較一致的觀點是轉化說,認為“防衛過當是由正當防衛轉變成的”, “防衛過當是正當防衛的量變引起質變的結果。正當防衛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危害,正當防衛就轉化為防衛過當。” 該觀點以正當防衛為防衛過當的前提。只是由于正當防衛明顯超出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而被認為是犯罪。這一說法無法解釋為什么同屬正當防衛的正當目的性,并受這一正當目的支配的防衛過當仍要負刑事責任的原因和根據;不能說明正當防衛目的的正當性、手段的適當性和行為的相應性與防衛過當在主觀上的罪過、手段上的不當和行為的超限度之間的轉化過程。在該觀點看來,正當防衛和防衛過當僅僅在于客觀后果的程度是否超出一定的限度。這是很難令人信服的。因為,根據因果關系明顯超出必要限度造成嚴重后果是有相應的行為造成的。但是,防衛過當形成之前并無正當防衛存在。首先防衛過當的結果不會是正當防衛行為的產物;其次,從構成要件的符合性看,在防衛過當之前不存在可資認定正當防衛的全部構成要件。 因此,超出必要限度根本上是防衛行為的超出,結果過當則是行為過當的結果而已。
正當防衛的設立充分保障了社會利益和其他合法權益免受非法侵害、震懾了犯罪分子。但是根據正當防衛法律解釋可以看出,當在有不法侵害的情況出現時,正當防衛一定要適度,否則產出正當防衛的范圍,造成防衛過當時,會造成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正當防衛和防衛過當之間的區別是什么?
什么是防衛過當,防衛過當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防衛過當致死判多少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相關等級醫療事故可以主張的賠償項目
2021-01-30意外工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2探望權法院的裁判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3合同法延遲交貨的處罰是什么
2021-01-05女曝老爸出軌成癮,男方出軌怎么離婚
2020-12-04如何辦理城市私房所有權的登記?
2021-03-01辦理產權證步驟是什么
2020-12-13房屋長期出租是一年一簽嗎
2020-12-01勞動合同變更協商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4跟什么樣的人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3-20調崗降薪離職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18保險合同的效力會出現哪些情形
2021-03-13保險合同上標注責任免除條款 如何發生效力
2021-03-13工程質保單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25患白血病遭保險公司拒賠
2021-03-17車禍受害人能告保險公司嗎
2021-01-27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2只要一出事故保險公司的免賠率就是20%嗎
2021-03-04關于保險受益人的順序
2021-02-03什么是商業代理?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