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當消費者面對信用卡詐騙時,我們應該積極的采取相應措施來維護自己的權益,那么,信用卡詐騙5000怎么判?相關法律法規具體都是怎么規定的?下面就請跟隨小編詳細的去了解一下相關知識吧!
一、信用卡詐騙5000怎么判
1、如果本息超過1萬元,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并且經發卡銀行兩次催收后超過3個月仍不歸還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惡意透支”,構成信用卡詐騙罪;
2、惡意透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但在公安機關立案后人民法院判決宣告前已償還全部透支款息的,可以從輕處罰,情節輕微的,可以免除處罰。惡意透支數額較大,在公安機關立案前已償還全部透支款息,情節顯著輕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
3、其中的立案標準1萬元,包括本金及利息,但是不包括復利、滯納金、手續費等發卡銀行收取的費用。
二、相關法條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刑法
其中第一百九十六條 【信用卡詐騙罪、盜竊罪】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惡意透支的。
前款所稱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并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后仍不歸還的行為。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印發《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的通知 (公通字[2010]23號)
其中第五十四條 [信用卡詐騙案(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作廢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數額在五千元以上的;
(二)惡意透支,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
本條規定的“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并且經發卡銀行兩次催收后超過三個月仍不歸還的。
惡意透支,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在公安機關立案前已償還全部透支款息,情節顯著輕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
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其中第六條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并且經發卡銀行兩次催收后超過3個月仍不歸還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惡意透支”。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一)明知沒有還款能力而大量透支,無法歸還的;
(二)肆意揮霍透支的資金,無法歸還的;
(三)透支后逃匿、改變聯系方式,逃避銀行催收的;
(四)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逃避還款的;
(五)使用透支的資金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六)其他非法占有資金,拒不歸還的行為。
惡意透支,數額在1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在10萬元以上不滿100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特別巨大”。
惡意透支的數額,是指在第一款規定的條件下持卡人拒不歸還的數額或者尚未歸還的數額。不包括復利、滯納金、手續費等發卡銀行收取的費用。
惡意透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但在公安機關立案后人民法院判決宣告前已償還全部透支款息的,可以從輕處罰,情節輕微的,可以免除處罰。惡意透支數額較大,在公安機關立案前已償還全部透支款息,情節顯著輕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信用卡詐騙5000怎么判的具體內容了。我們可以看到,信用卡的判罰需要從犯罪人的主觀選擇上出發,是否是惡意透支,需要根據法律法規視情節是否嚴重而定。如果您需要就具體問題進行咨詢,可以請本站的專業律師為您解答。
信用卡被盜刷怎么辦?
信用卡詐騙罪追訴時效是多久,立案標準是什么
信用卡擔保人的責任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檢察院檢察員違法亂紀如何處罰
2020-12-05使用童工造成童工傷害如何賠償
2020-11-22定金和訂金區別,哪個可以退
2021-01-28責任免除是對誰承擔責任的限制
2020-12-31法律是如何規定虐待的
2020-11-21未約定逾期還款利息的,逾期利息怎么算
2021-01-01繼承權按照哪些序依次行使
2020-12-30老人遺產女兒能分嗎
2021-02-12買別人單位的集資房應注意什么
2020-12-07哪些項目不屬于工資構成部分
2020-12-25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2020-12-12簽定入職擔保書違反勞動法嗎
2021-02-11個人所得稅沒有繳納稅務局會如何處罰
2021-01-20遲交人壽保險的保險費會有什么后果
2020-11-25產品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有哪些
2021-03-05飛機因天氣原因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0海上保險合同解除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6人身保險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2-01保險合同約定不明 超規用藥全額理賠
2021-03-01保險格式合同有沒有效 誰說了算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