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當我們遇到歹徒行兇時,肯定會采取必要的措施來進行防衛,才能更好的保護自身利益不受損害,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其實很容易超過了防衛的限度,此時從表面上來看,可能會對對方的人身造成損害,與故意傷害罪類似。那現實中對于故意傷害罪與防衛過當大家知道應該怎么區分嗎?律霸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馬上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什么是正當防衛
正當防衛(又稱自我防衛,簡稱自衛),是大陸法系刑法上的一種概念。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仍然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其與緊急避險、自助行為皆為權利的自力救濟的方式。
正當防衛應當符合四個條件:正當防衛所針對的,必須是不法侵害;必須是在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的時候;正當防衛所針對的、必須是不法侵害人;正當防衛不能超越一定限度。正當防衛有以下幾個基本的特征:正當防衛是目的正當性和行為的防衛性的統一;正當防衛是主觀的防衛意圖和客觀上的防衛行為的統一;正當防衛是社會政治評價和法律評價的統一。
二、故意傷害罪與防衛過當怎么區分
正當防衛過當,是指采取的制止性行為明顯超過了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法侵害人的重大損害的行為。“不超過必要的限度”,是指以制止不法行為的狀態為限度,不法侵害狀態已處于結束狀態,危險狀態已消除。如:某人持刀行劫,被劫人自衛反抗,將行劫人打翻并奪下其所持之刀,刺傷行劫人,行劫人的不法侵害已被制止,不法侵害狀態和危險已處于結束,制止行為的損害到此為止,為“不超過必要的限度”。
在司法實踐中,在于防衛人“有無傷害侵害人身體”的故意;換言之,即正當防衛人為了使自己免遭不法侵害而對不法侵害人予以身體打擊(傷害)的防衛行為,不能有“傷害”侵害人身體的故意。在故意傷害犯罪案件中,認定防衛人在對侵害人實施的防衛過程中,有否對侵害人直接打擊(傷害)的故意,成了判定行為是否屬于正當防衛的重要條件。
一般在故意傷害犯罪當中,行為人主觀上的惡性比較大,因為此時是基于想要傷害對方人身的目的,從而實施的傷害行為。但防衛過當就不同,畢竟實對方先實施了不法侵害在先,而自己只不過是出于正當防衛的時候,超過了必要的限度,這樣的情況下其實都是可以理解的。
故意傷害罪的賠償范圍和數額
故意傷害致死與故意殺人罪的區別有什么
故意傷害罪量刑及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工傷事故如何向勞動部門報告
2021-03-24民事訴訟怎么自己抗訴
2020-11-11贈與房產不可要回的情形
2021-01-16離婚需要多長時間
2020-11-24未盡贍養義務能分得遺產嗎?
2021-03-15如何認定非道路事故
2021-03-01勞動合同變更不同意怎么申請賠償
2021-01-09沒有法律、法規的依據,向房地產開發企業收費的,如何處罰?
2021-01-27哪些財產不可以做抵押物
2020-12-01沒有簽訂勞動合同離職有工資嗎
2021-03-09用人單位末位淘汰解除勞動合同合不合法
2021-01-03正式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2-30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自助寄存柜中丟包,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29索賠時效有何不同——鐵路保險運輸與保價運輸
2021-03-26機動車因不明原因起火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1-01-24保險營銷員取得傭金收入應當繳納哪些稅
2021-01-08壽險投保一般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2-02是否要購買強制保險
2021-02-08國有劃撥土地轉讓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