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崇尚言論自由,公眾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但是自由言論也是有底線的,不是什么都可以說出來。比如我國法律規定不能隨意散步虛假消息,虛假消息極易危害社會,如果造成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散播者很有可能會被判刑。那么,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司法適用是什么,由哪些構成?請看下文。
一、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司法適用
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一要看是否實施編造、故意傳播虛假的恐怖信息的行為;二要看是否嚴重擾亂了社會秩序。
根據2001年12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第八條的規定,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應當立案。
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傳播編造的恐怖信息的行為,可以被用來煽動他人進行其他犯罪,如煽動分裂國家,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煽動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煽動聚眾沖擊國家機關,煽動聚眾擾亂公共場所、交通秩序,等等,此時,既會觸犯本罪,又會觸犯他罪,煽動分裂國家罪、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等,為牽連犯,應擇一重罪定罪科刑,不實行并罰。犯本罪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的構成要件
1、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罪。
2、客體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體為社會秩序,包括機關、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等單位的工作、生產、營業、教學、科研等秩序,公共場所、交通秩序,以及人民群眾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
3、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于故意,即為了擾亂社會秩序,明知沒有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威脅,卻加以編造,或者明知是編造的虛假恐怖信息而加以傳播。過失不能構成本罪。確實不知是虛假的恐怖信息而誤認為是真實的恐怖信息,或者將某種非恐怖威脅的行動誤認為是恐怖行動而加以編輯、發布,不構成本罪。至于其動機,可多種多樣,有的是想制造恐怖氣氛;有的是對社會不滿,制造混亂,發泄私憤;有的是想借此向社會施壓企圖滿足自己的某種要求;有的是精神虛無聊,借之尋找畸形樂趣,等等。動機如何,并不影響本罪成立。
4、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傳播編造的恐怖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
必須具有編造、傳播之一的行為。所謂編造,是指毫無根據的、無中生有憑空捏造、胡編亂造。其結果是產生虛假的即不存在、不真實、與事實不符的信息。所謂傳播,是指采取各種方式將恐怖信息廣泛加以宣揚、散布、擴散,以讓公眾知道。如只是在個別親友之間加以議論,沒有廣泛散布、宣揚的,則不能構成本罪。至于編造、傳播方式,可多種多樣。有的采取口頭方式編造、宣揚,或通過他人向外擴散等;有的采取書面方式,如在報紙、書刊、雜志、布告、標語、廣告、信件等編造、散布;有的采用電話、電視、電影、錄音、錄像、互聯網、電郵件、手機短信、傳真等現代化的信息傳播手段編造、擴散,等等。無論其方式如何,只要是將并不存在的恐怖信息杜撰出來,或者傳播出去讓不特定的公眾知道,引起了恐慌,擾亂了社會秩序,即可構成本罪。至于傳播是單個傳播,還是當眾向多人傳播;是當面傳播,還是以不當面的方式如將編造的恐怖信息通過電報、傳真、電子郵件、手機短信擴散等,則不影響本罪傳播行為的認定。
并且擾亂了社會秩序的行為活動,特別在網上,信息傳播速度極快。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是違法行為,這些不法散播者應受到法律嚴厲的懲處,人民也要保護好自己,擦亮眼睛看社會,分清真假,不要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
派出所泄露個人信息構成什么罪
哪些信息屬于商業秘密
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如何量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欠錢被仲裁了怎么辦
2021-03-07沒有借條,能以聊天記錄為證據起訴要求償還債務嗎
2021-02-16車輛沒過戶怎么簽免責合同
2021-03-04用電人不注意安全用電,在合同法上可能面臨什么后果怎么規定
2020-12-10電梯事故找誰賠付
2021-02-14勞務合同和務工證明有什么區別
2020-12-26實習協議期是多久
2021-03-18生效不等于保險責任開始
2021-03-06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多少
2021-03-17保險合同寫法定受益人可以嗎
2021-03-24車主購買車險后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不賠
2020-12-09責任認定書下來后保險公司多久理賠
2020-12-31土地流轉解讀是怎樣的
2020-12-09公司拆遷補償款稅收優惠嗎
2021-02-08外嫁女戶口在娘家,能獲得安置補償嗎
2021-01-14我國對于殘疾人拆遷優惠政策都有哪些呢
2020-12-24營業房和住宅拆遷有什么區別
2020-12-26樓頂種植物拆遷怎么賠償
2021-01-25新農村建設中房屋拆遷的法律考量
2021-01-14征地補償登記需要多久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