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竊他人信用卡首先就屬于盜竊罪了,如果盜竊并使用的話,那么肯定是屬于信用卡詐騙的。但有些人可能不清楚,這種情況究竟屬于盜竊罪還是信用卡詐騙罪,且兩者有何不同。那么,盜竊他人信用卡透支是否構成信用卡詐騙呢?但透支與使用有根本的的區別。所以,這種情況可以數罪并罰嗎?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
一、盜竊他人信用卡透支是否構成信用卡詐騙?
盜竊他人信用卡并使用肯定是屬于信用卡詐騙的。所謂盜竊信用卡并使用的,包括行為人盜竊信用卡后自己使用該信用卡的,也包括行為人盜竊信用卡后交給同伙或朋友使用該信用卡的。
雖然我國《刑法》第196條第3款規定:“盜竊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264條的規定定罪處罰。”即盜竊信用卡后并使用的,依照盜竊罪的規定定罪處罰。盜竊信用卡并使用的,行為人在主觀上出于故意,即有利用信用證進行詐騙活動,騙取財物的目的。是否有詐騙財物的目的,是區分本罪與一般由于過失或其他原因,本罪的判刑也會比較重。
但是盜竊他人信用卡并透支的行為,既是盜竊罪,也是信用卡詐騙罪,且應兩罪并罰。具體參照第三個法條。
1、法條性質
(1)本款規定既有注意規定的性質:盜竊信用卡后到自動取款機上取錢的,本身就構成盜竊罪。
(2)本款規定又有擬制規定的性質:盜竊信用卡后到銀行柜臺取錢或者去商場等刷卡消費的,其行為本身是信用卡詐騙的行為,但根據本款規定,按照盜竊罪定罪處罰。
2、僅限于他人的真實有效的信用卡
(1)盜竊偽造或作廢的信用卡并對自然人使用的,應認定為信用卡詐騙罪。
(2)盜竊偽造或者作廢的信用卡在ATM機上使用的,成立盜竊罪,直接適用盜竊罪的規定。
(3)行為人以為是真實有效的信用卡而盜竊并對自然人使用,但客觀上使用的是偽造的信用卡的,屬于抽象事實認識錯誤,應認定為信用卡詐騙罪。
3、數罪并罰
盜竊并使用信用卡后又惡意透支(對人使用)的,應按盜竊罪與信用卡詐騙罪(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實行數罪并罰。
4、共犯問題
明知是他人盜竊的信用卡而使用的,成立盜竊罪的共犯。以為是他人撿拾的信用卡而對人使用,屬于抽象事實認識錯誤,應認定為信用卡詐騙罪。
5、不構成犯罪的情況
盜竊了他人真實有效的信用卡但并不使用的行為,不成立盜竊罪,也不構成信用卡詐騙罪。
二、信用卡詐騙罪刑法條文
刑法規定的“信用卡”,是指由商業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發行的具有消費支付、信用貸款、轉賬結算、存取現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電子支付卡。
第一百九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惡意透支的。
前款所稱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并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后仍不歸還的行為。
盜竊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三、信用卡詐騙罪的立案標準
(一)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
第五十四條 [信用卡詐騙案(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作廢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數額在五千元以上的;
(二)惡意透支,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
本條規定的“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并且經發卡銀行兩次催收后超過三個月仍不歸還的。
惡意透支,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在公安機關立案前已償還全部透支款息,情節顯著輕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五條 [有價證券詐騙案(刑法第一百九十七條)]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庫券或者國家發行的其他有價證券進行詐騙活動,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綜上所述,關于盜竊他人信用卡透支是否構成信用卡詐騙的問題,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已作出了詳細解釋。另外,其實我們國家對于信用卡詐騙罪法規還是很全面的。但是隨著詐騙手段的高端化,有許多不法分子依舊存有僥幸的心理。因而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我們的法律威懾力還不夠,法規還需要加以完善。
信用卡詐騙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信用卡惡意透支判斷標準是怎樣的
信用卡被盜刷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女職工生育保險報銷手續是什么
2021-02-14傷殘評定人有哪些義務和權利呢
2021-03-13司機在執行職務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應如何確定案件的被告?
2021-03-02交通肇事可以假釋嗎
2021-01-31夫妻共同債務包括什么,婚前債務是自行承擔嗎
2021-01-14涉外婚姻律師收費標準
2020-11-23情侶同居算非法同居嗎
2021-02-13維持原判是一審生效還是二審生效
2021-03-26財產保全必須提供對方賬戶嗎
2020-11-15拆遷賠償費是否是婚前財產
2020-12-25貪污罪與挪用公款、挪用資金罪之異同
2021-02-12是不是只要雙方沒有簽訂合同,就不須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21繼承的方式有哪幾種
2021-02-15醫療費中醫保部分能否提起訴訟
2020-11-09商標侵權行為刑事立案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5房產典當
2021-03-14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以騙取保險金為目的,應當受到法律制裁
2021-03-08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22財產保險意外傷害險種的理賠流程
2021-03-22保險與法:車輛定損誰說了算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