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一直以來政府在不斷的宣傳法制,也是希望公民能夠提高法律意識,事實上公民的法律觀念也正在逐步的提高。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仍然存在著很多不法行為,比如說集資詐騙行為,那么,集資詐騙追回款怎樣退?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集資詐騙追回款怎樣退這個問題以及與其相關的問題。
一、集資詐騙追回款怎樣退?
1、被告人非法占集資詐騙追回款怎樣退?有、處置被害人財產的,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被害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如是經過追繳或者退賠仍不能彌補損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一百三十九條被告人非法占有、處置被害人財產的,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被害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追繳、退賠的情況,可以作為量刑情節考慮。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 第五條規定:“犯罪分子非法占有、處置被害人財產而使其遭受物質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退賠。被追繳、退賠的情況,人民法院可以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經過追繳或者退賠仍不能彌補損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二、集資詐騙
根據現有的刑法及最高法院的解釋,集資詐騙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的行為,達到騙取集資款的目的。其"詐騙方法"是:指行為人采取虛構集資用途,以虛假的證明文件和高回報率為誘餌,騙取集資款的手段。
集資詐騙數額
個人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個人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
單位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單位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25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集資詐騙罪】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刑法》第一百九十九條 犯本節第一百九十二條規定之罪,數額特別巨大并且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數額較大:一萬元以上
數額巨大:二十萬元以上;
數額特別巨大:一百萬元以上
單位犯罪:
數額較大:十萬元以上;
數額巨大:五十萬元以上;
數額特別巨大:二百五十萬元以上;
其它嚴重情節:造成惡劣影響的;引起被害人自殺、集體上訪的;給被害人造成十萬元以上損失的等。
依據2011年1月4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個人或單位集資詐騙數額的新規定,現階段應按照以下標準對集資詐騙數額進行認定[1]:
個人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較大”;
數額在3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巨大”;
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特別巨大”。
單位進行集資詐騙,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較大”;
數額在15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巨大”;
數額在50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特別巨大”。
集資詐騙的數額以行為人實際騙取的數額計算,案發前已歸還的數額應予扣除。行為人為實施集資詐騙活動而支付的廣告費、中介費、手續費、回扣,或者用于行賄、贈與等費用,不予扣除。行為人為實施集資詐騙活動而支付的利息,除本金未歸還可予折抵本金以外,應當計入詐騙數額。
首先應該知道的是,如果詐騙分子在集資詐騙的過程中非法處置了被害人的財產,并且導致被害人的財產損失的,應當按照法律的規定進行追繳或者退賠。如果大家對于集資詐騙追回款怎樣退這個問題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小編建議最好在當地找一個專業的律師進行詳細的咨詢。
信用證詐騙罪追訴期是多久,追訴時效是多長?
破除合同詐騙罪
合同詐騙罪報案材料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中不合理的條款如何中止
2021-01-30稅收保全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嗎
2020-12-14公司股權轉讓有短期負債怎么處理
2020-11-17收據原件丟失,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3解決民事糾紛有幾條途徑
2020-12-30夫妻債務如何分擔
2021-01-25簡易程序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2安置房產權屬于戶主嗎
2020-12-05錄用通知能否撤回
2021-03-17行政案件立案后可以撤銷嗎
2021-01-23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農村集體土地房屋可以遺贈嗎
2021-01-18用人單位末位淘汰解除勞動合同合不合法
2021-01-03如何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4勞動者未提前30天通知離職合法嗎
2020-12-21勞動報酬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6拖欠農民工工資之后的經濟怎么補償
2020-11-15免責條款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2保險公估人有哪些職責
2020-12-13保險合同是格式合同嗎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