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在開辦了信用卡之后,就應當嚴格按照信用卡的規定進行使用,不能利用信用卡實施一些詐騙行為,否則的話就會構成《刑法》中規定的信用卡詐騙罪,此時根據實際詐騙的數額不同,對行為人的量刑處罰也不太一樣。那大家知道法律中規定信用卡詐騙1萬判多久嗎?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法律中規定信用卡詐騙1萬判多久
根據刑法第196條規定,信用卡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違反信用卡管理法規,利用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騙取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利用信用卡,一般是指使用偽造的、作廢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惡意透支的方法進行詐騙活動。
根據《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惡意透支的。
前款所稱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并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后仍不歸還的行為。
盜竊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二、單位構成信用卡詐騙嗎
單位能不能成為該罪的犯罪主體,學界存有分歧。否定說認為,信用卡存在使用額的限制,單位不必冒此風險去詐騙如此小的數額的財物。肯定說認為,單位持卡人在 單位意志下可以實施惡意透支等信用卡詐騙行為,且實踐中已發生了單位惡意透支數額巨大甚至特別巨大的案件。單位可以也應當成為本罪的犯罪主體因為:
1、按照發行對象,信用卡分為單位卡和個人卡,單位既然可以作為合法持卡人和使用人,當然能夠實施如惡意透支此類的詐騙活動。根據《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的規定,單位的允許透支額(無論是單筆透支額還是月透支額)都比個人要大,如果單位基于非法占有目的進行惡意透支,數額也是非常驚人的,但對單位處罰卻缺乏法律依據,顯然是不合適的。
2、根據刑法177條的規定,單位可以成為偽造、變造金融票證罪的犯罪主體,單位為實施信用卡詐騙而偽造信用卡是完全可能的,如果不規定單位成為信用卡詐騙罪的犯罪主體,那么就只能就手段行為追究刑事責任,而不能追究目的行為的刑事責任,不符合牽連犯的構成原則。
3、刑事立法應具有協調性,與其性質類似的信用證詐騙罪可以由單位構成,而信用卡詐騙罪只能由自然人構成,在立法上明顯不協調。
信用卡詐騙行為在數額較大的情況下,就可以對行為人定罪,之后需要按照實際詐騙的數額作出處罰。至于信用卡詐騙1萬判多久?根據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此時一般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而此罪最高的處罰則為無期徒刑。
信用卡詐騙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信用卡惡意透支判斷標準是怎樣的
信用卡被盜刷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王波律師,1993年取得律師資格,法制日報個案采訪律師,黑龍江省律師協會未成年人保護專業委員會委員,牡丹江新聞傳媒集團法制進行時“名嘴說案”欄目特約嘉賓,牡丹江市東安區第九屆政協常委,民盟牡丹江市委法律顧問團副團長,被牡丹江市人社局聘為牡丹江市創業導師團成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工作經驗豐富,曾在牡丹江市晨報做法律答疑工作,并在黑龍江博大律師學院任教,連續兩年榮獲牡丹江市婦聯“巾幗維權志愿者”稱號。尤其在刑事辯護、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勞動工傷、合同糾紛、公司法務、房產糾紛、債權債務、等民事、經濟、刑事及行政等領域都有突出的應變能力表現,工作態度嚴謹,得到公檢法司及當事人的普遍好評。
書記員是否屬于司法行政人員
2020-11-28出售土地使用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1-08泄露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13解約定金解除合同的時間
2020-12-22原告財產保全哪些財產
2020-12-05要辭職了領導不讓走怎么辦
2021-01-18實習期算不算正式員工
2020-11-26勞務外包定義
2021-02-27調解委員會調解時間和次數有限制嗎,有什么作用
2021-02-01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25飛機延誤險怎么買
2020-12-23保險公司是怎樣設立的
2020-12-06意外死亡沒有報警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8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3-16疲勞駕駛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1-01-29司法鑒定保險傷殘標準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2020-12-15保險代理合同(四)
2021-02-22什么是自留地
2021-01-05土地出讓金和出讓地價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5如何區分土地出讓金與地價的不同點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