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員工出現辭職、或者其他變故斷交社保后,在進入新單位時可以做兩個月帶補繳,如果斷交的時間過長,可以通過一些社保的代理機構,專門來操作補繳,不過他們需要按照繳納的比例收取一定的費用,他們可以幫你把斷交的社保補上。
員工與單位的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單位沒有給員工繳交社保的,員工可以要求單位補繳。在職員工可以與單位協商,離職員工需在離職后一年內與單位協商,要求補繳,協商不成的,可以向屬地勞動監察申請勞動仲裁,主張單位補繳社保。
關于員工社保補繳的年限,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國家層面的法律法規進行補繳年限界定和規則制定。企業資深人力認為,員工請求單位補繳社保的,從勞動者知道或應當知道單位沒有為其繳納社保費之日起最長不能超過兩年。
一、理論依據:
1、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六條第三款規定,用人單位發放員工工資的書面記錄可以只保存兩年以上備查。也就是說,超過兩年的工資記錄,用人單位沒有繼續保存的法定義務。
2、根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二十條第一款規定,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在2年內未被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發現,也未被舉報、投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再查處。這條規定可以解釋為,超過兩年時限的,即使單位工資、加班費等支付不足,單位也不再承擔被員工追索和被勞動部門查處的責任。
3、根據《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廣東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關于適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勞動合同法〉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第二十九條第二款規定,勞動者追索兩年前的加班工資,原則上由勞動者負舉證責任,如超過兩年部分的加班工資數額確實無法查證的,對超過兩年部分的加班工資一般不予保護。(本條規定僅適用廣東地區)
社保屬國家法定福利,個人和單位都應當依法參加社保,社保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一部分記入社會統籌賬戶,一部分記入員工個人賬戶。從本質上看,社保應當屬于員工勞動工資的一部分,其性質與工資、加班費等相似。如果這個推論成立,那么,參照上面三個法條規定,員工主張社保補繳的期限,應當與勞動工資一致,不超過兩年。
我國的勞動法律規定,相關的勞動者在用人單位進行勞動時,用人單位應對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進行維護。相關的用人單位應對這類工資發放信息進行相應的保存兩年,超過兩年的用人單位可以不進行保存。但在保存期間的社會保險應由用人單位進行繳納。
社保補繳工資原始憑證是怎么規定的
社保補繳算連續嗎?相關規定是怎樣的
社保補繳新政策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交通事故后應該保存哪些訴訟證據
2020-12-31受行政警告處分會受到哪些影響
2021-03-09國家賠償的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06p2p對于借款協議有法律責任嗎
2021-01-23房屋贈與合同怎樣寫才生效
2021-01-22遺產繼承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4贍養人的義務,贍養人應如何支付贍養費
2020-11-15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雙方為同等責任,肇事方車輛修理費可以要求受害方承擔嗎?
2021-02-14委托合同對于委托他人辦事的理解是什么
2021-03-17勞動合同關系保存期幾年
2021-01-13保險合同生效后十日內可以取消嗎
2021-01-18保險合同中的等待期有多長
2021-01-20人身保險合同存在格式條款嗎
2021-03-14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否再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1-02-22失業保險調劑金是什么
2021-02-25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條款的
2021-02-06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呢
2021-01-16人身保險可不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2借車給別人出了事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15被保險人保護代位求償權實現的義務辨析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