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很多人分不清重婚罪與事實婚姻。簡單來說,重婚罪是受刑法評價,要對行為人進行刑事處罰,而事實婚姻則受民法評價,不會受到刑事處罰。那么,實踐當中的事實婚姻是否能構成重婚犯罪?律霸為你介紹。
重婚罪事實婚姻也有可能構成
事實婚姻也可構成重婚罪我國《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規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這是對重婚罪的界定,據此,重婚罪有兩種情況,一是名副其實的重婚,二是本人無配偶而與他人結婚,對本人來說并不構成重婚,但因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就成為重婚罪的共犯。沒有他(或她)與有配偶者的相婚,重婚行為就不能成立,因此相婚者也要以重婚罪論處。當然,相婚者在不知對方有配偶的情況下與之結婚并不構成重婚。
所以,重婚當事人可能是男、女中的一方,也可能是男女雙方。所謂的“有配偶”,是指已經建立婚姻關系的情況而言。這種婚姻關系的存在形式,一為法律婚,或者稱為登記婚,一為事實婚。法律婚是指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符合一定的法律要件而成立的婚姻關系。根據婚姻法的規定,結婚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程序,男、女雙方應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取得政府機關頒發的結婚證書,夫妻關系才算合法建立。男、女雙方在登記后,婚姻關系未合法解除前,是婚姻關系的存續期間,如又與他人結婚的,則構成重婚罪。而事實婚,目前通行的觀點是,認為凡是男女違反結婚程序而以夫妻名義公開同居生活,群眾也公認他們是夫妻的,都應認為是事實婚。
目前對前后都為法律婚的重婚行為認定重婚罪并無異議,那么,事實婚能否構成重婚罪呢?
事實重婚罪分為三種情況,一是前婚是法律婚,后婚為事實婚的情形;二是先婚是事實婚,后婚為法律婚的重婚;三是先后兩個都為事實婚的情況。
首先,重婚實質上是婚姻關系的重合,即在前一婚姻關系尚未合法解除時,又締結新的婚姻關系,從而形成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的事實。而事實婚仍不失為一種婚姻關系,若事實婚姻關系未經合法解除尚在存續之中,當事人又與第三人形成新的婚姻關系(法律婚或事實婚),這自然侵犯了重婚罪的客體——一夫一妻制的婚姻關系。
其次,發條規定的“有配偶”并非僅指有合法配偶,在此所謂有配偶既指法律上的配偶,也包括事實上的配偶,泛指婚姻關系中的向對方。把事實重婚罪的主體僅理解為法律上的配偶,顯然有違立法的本意,縮小了重婚罪的范圍,客觀上不利于法律對一夫一妻制婚姻關系的保護。而否定事實重婚,一是囿于對重婚定義的過窄理解,二是片面強調事實婚姻不受法律保護,其理由無非是配偶和結婚這兩個概念之爭。對這兩者可擴大解釋,配偶還包括欠缺形式要件但已形成事實上的婚姻關系中的事實丈夫和妻子;結婚也包括符合法定條件、但存在程序上的欠缺的男女結合,即事實婚姻,這樣更有利于處理和解決現實問題。
關于法律不保護事實婚姻,應從兩方面理解,一方面,從最高院的司法解釋精神看,至少目前,對待事實婚姻,仍是有條件地予以承認,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一條,當事人起訴請求解除同居關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當事人請求解除的同居關系,屬于婚姻法第三條、第三十二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并依法予以解除。在現階段,還不能絕對說事實婚姻法律一概不予保護。因此,對事實重婚,法律也必須予以制裁。另一方面,從嚴格健全法制出發,在一定條件成熟時對事實婚姻這種違法婚姻狀態,應明確地不予承認。但事實婚姻不受法律保護的定論,也絕不意味著可以導出對事實重婚法律不予打擊的必然結論。
堅持對包括雙重事實婚姻在內的各類事實婚姻均應治罪的認識,現階段還有其實情考慮:
其一,事實婚姻在廣大農村還是較普遍的現象,尤其是在經濟文化落后的邊遠山區,事實婚姻占有很高的比例。事實重婚是敗壞社會風尚的最嚴重的污染之一,如果法律對事實重婚不予打擊,無疑是對毒化社會風氣的行徑的容忍與放縱。其二,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迅速發展,使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其中一些思想意識不健康的人便飽暖思淫欲。有的棄家別子,另尋他歡,包二奶現象大增,如不以重婚論,會更加嚴重地沖擊社會主義婚姻家庭關系。其三,從保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考慮,離婚、重婚使婦女、兒童無家可歸,更不利于對兒童的教育。
在具體分析了重婚罪與事實婚姻之間的關系之后,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那就是事實婚姻是有可能構成重婚犯罪的。此時就需要對行為人進行刑事處罰。如果你想了解重婚罪量刑標準的內容,可以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事實婚姻重婚罪如何界定
事實婚姻離婚怎么辦?
重婚罪的財產分割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江蘇省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方式
2020-12-01學生在校自殺學校需擔責嗎
2021-03-14人身損害死亡賠償金怎么分配
2021-02-05合并體系內的公司注銷了怎么處理
2020-12-13黨紀處分申訴期限如何規定的
2021-01-13交通事故逃逸死亡賠償
2020-12-03買集資房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12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標準
2021-02-11確認勞動關系是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2021-03-10實習期算不算正式員工
2020-11-26商務旅行人身意外傷害險是否屬于稅前扣除的范圍
2020-11-23航空貨物運輸保險的投保范圍與保險責任
2020-12-30保險與法:車輛定損誰說了算
2020-11-17車禍一方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24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2-08什么是保險顧問和核心競爭力
2020-12-19投保人豁免險是什么
2021-01-09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0-12-27我國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是什么,包括哪些特征
2021-02-07土地權屬糾紛政府不受理是否可直接提行政訴訟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