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勞動合同不僅僅是為了確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系,同時也是為了保障雙方的利益不受侵害。對于用人單位單方面提出解除勞動合同,那么根據相關條例,勞動者是可以向用人單位提出賠償。那么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標準是什么?
一、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標準是什么
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工資標準計算及依據
(一)用人單位依法解除勞動合同
1、協商解除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超過12年的,按12年算)
2、因病或非因工傷解除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 醫療補助費(不低于6個月工資,重病加50%,絕癥加100%)
3、不能勝任解除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超過12年的,按12年算)
4、客觀變化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
5、經濟裁員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
6、逾期給付經濟補償金=原經濟補償金 額外經濟補償金(原經濟補償金的50%)
(二)用人單位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賠償金
賠償金=經濟補償金總和×n=工作年限×月工資×(1 50%)×n(1
二、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 [1] ,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2]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根據這個協議,勞動者加入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承擔一定的工種、崗位或職務工作,并遵守所在單位的內部勞動規則和其他規章制度;用人單位應及時安排被錄用的勞動者工作,按照勞動者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支付勞動報酬,并且根據勞動法律、法規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保證勞動者享有勞動保護及社會保險、福利等權利和待遇
關于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標準,其可以根據勞動合同的具體條例以及實際情況標準是不一樣的。但是對于單方面解除勞動關系,損害自身利益,就需要我們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權利。以此熟悉相關法律內容,也是非常重要的。
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應注意什么問題?
最新勞動合同法司法解釋二
勞動合同法修正案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天津市各勞動仲裁機構聯系方式
2020-11-30解除合同的條件是什么,解除合同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2-09彩禮到底應返還多少
2021-03-04指定管轄的特殊原因是何種情況
2020-12-02淺談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2-24繼承開始前繼承人死亡怎么辦
2020-11-11老年人無兒無女財產的第一繼承人是誰
2020-12-08飛機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7公司為勞動者投保團體人身保險誰是被保險人
2021-02-17人身保險怎么快速索賠,人身保險索賠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2三類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須提示風險 監管加強
2021-01-18本案張某的死亡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1-03-24管理保險公司正式申請設立的機構是哪個
2021-03-03買保險時不如實告知的后果是什么
2021-02-27運輸工具保險的險種
2020-12-09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和使用權
2021-03-26新農村建設搬遷是否是自愿為原則的
2021-03-22上市公司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17農村一口人分多大宅基地面積,有法律規定嗎
2021-02-11商住房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