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工礦企業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導致安全事故頻出,安全事故已經是威脅工人人身安全的重要因素。發生安全事故后,政府會根據事故等級采取不同的應急機制,目前安全事故等級分為四級。那么安全事故等級劃分依據是什么?我們一起跟隨小編具體做個了解。
一、安全事故等級劃分依據是什么?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三條的規定,生產安全事故(以下簡稱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事故一般分為以下等級:
(一)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三)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二、發生安全事故后如何報告?
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當于1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情況緊急時,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可以直接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依照下列規定上報事故情況,并通知公安機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會和人民檢察院:
(一)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級上報至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
(二)較大事故逐級上報至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
(三)一般事故上報至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安全事故分為四級,包括一般事故、較大事故和特別重大事故等。安全事故等級劃分依據為死亡人數、重傷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發生安全事故后,企業應該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并上報當地政府和主管部門。對于重大事故,政府通常會成立調查組進行事故原因調查。
2020年交通事故死亡的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匯票提示付款無應答是否是拒付
2021-03-23只領結婚證后就離婚能要求男方賠償嗎
2020-12-21不贍養老人的子女能分撫恤金嗎
2020-11-13擔保合同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1-03-16自己家修的路不準他人用違法嗎
2020-12-11公司上訴撤回仲裁員工還能起訴嗎
2020-11-24公司倒閉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3-12飛機延誤險的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1-24本案受讓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0-12-13保險公司何時不用賠償
2020-12-02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具體分類包括哪些
2020-11-28保險中追溯期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22關于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方式
2020-12-02征地拆遷補償是否包含拆除費
2020-11-18拆遷獎勵需要在拆遷補償協議里面約定嗎
2021-01-12想了解棚戶區改造信息去哪里查詢
2021-01-11二手房拆遷費怎么補
2020-11-28“住改非“是什么意思,房屋性質是什么
2021-01-12杭州市區宅基地拆遷補償政策
2021-03-10拆遷安置房能否買賣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