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犯罪怎樣處理?
刑法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另外,根據刑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就是說丙最高只能判無期徒刑,而不能判死刑(包括死緩)。
根據刑法第十七條第三款的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丙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比照成年犯),同時,丙是從犯,根據刑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二、未成年人犯罪能適用緩刑嗎
根據《刑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1、犯罪情節較輕;
2、有悔罪表現;
3、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4、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除此之外,對未成年罪犯符合刑法第七十二條第一款規定的,可以宣告緩刑。如果同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對其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應當宣告緩刑:
1、初次犯罪;
2、積極退贓或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
3、具備監護、幫教條件。
由于我國規定的刑事責任年齡為16周歲,那就意味著可能出現未成年人犯罪同時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情況,主要是年齡介于16-18周歲的未成年人。雖然此時會按照其所犯之罪來定罪,不過在判刑的時候考慮到犯罪的時候尚未年滿18周歲,那往往是會對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嗎?以后還能查到嗎?
法律對未成年刑事犯罪的規定有哪些
未成年人犯罪年齡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打什么電話
2021-02-10連帶責任范圍大于補充責任嗎
2020-12-02經偵傳喚可以不去嗎
2021-03-20發生車禍后怎樣收集證據
2021-02-14辦酒不領證算結婚嗎
2021-03-05擔保合同需要債務人知道嗎
2021-03-04勞務用工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6按揭批不下來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25學生補課導致猝死是誰的責任
2021-03-19要辭職了領導不讓走怎么辦
2021-01-18勞務派遣工是否可以帶薪休假
2020-12-26試用期離職老板不簽字怎么辦
2021-02-28保險公司理賠范圍不同之處在哪里
2021-03-10保險的特征有哪些
2020-12-28再保險合同的獨立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0-12-19什么是保險合同的本質特征
2020-11-14什么叫做追償
2020-12-04車禍理賠和法院判決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1保險理賠糾紛訴訟時效應該從何入手
2020-11-28無交通事故現場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