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需要法律援助的情形包括哪些?
第一、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第二、因醫療事故、交通事故、工傷事故造成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因家庭暴力、虐待、重婚等,受害人要求離婚及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詢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
第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提供法律援助。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關于法律援助律師你都了解了么?
法律援助律師一直以來戴著“窮律師”的帽子。多數人對法律援助的界定就是“幫助窮人”,但其實,并不是所有的窮人案件都能請求法律援助。獲得法律援助需滿足兩個條件,其一是個人的經濟困難,包括支出性困難(如每個月需支付一定醫藥費),其二就是案由必須屬于法律援助規定的案由范圍(如房產糾紛不在法援案由內)。盡管法律援助有著明確的條件規定,仍然有衣著光鮮亮麗開著豪車的人手續齊全地上門尋求法律援助;而真正需要幫助的一些弱勢群體卻并不知道法律援助的存在。
其中法律援助律師也需要有公益心,但絕不能把法律援助當成一種施舍。同時,耐心與恒心也是從事法律援助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在耐心地與當事人進行溝通的時候,需要處理好彼此之間微妙的關系,獲得當事人的信任,基于當事人的具體情況“對癥下藥”。在接觸形形色色的當事人中,法律援助律師可能遇到暴躁的精神病患者,可能遇到刁鉆挑剔的當事人,還可能遇到存在溝通障礙的聾啞人,唯有恒心才能堅持。
遇到問題后,能快速及時地找到法律援助途徑,可以幫助受援人節省經濟開支和時間成本,也能給其帶來心理安慰。法律援助中心構筑起了百姓和政府間對接溝通的橋梁,給人以希望、鼓舞與公道,來這里尋求幫助的人,得到的不只是一個簡單的答復。關于當事人需要法律援助的情形有哪些,相信大家都已明白了,要是還有什么法律問題,建議您來律霸網咨詢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管轄權異議上訴狀
2021-01-13貸款催款律師函的相關事項
2021-02-14擔保人有擔保期限嗎
2020-12-14交通肇事罪一般判幾年
2021-01-07離婚調解無效何時判
2020-12-12醫療保險長期未繳納如何賠償
2021-01-01離婚時雙方都要房子怎么辦?
2021-03-25鄰居土地糾紛找誰解決
2021-01-20工作2年沒簽訂勞動合同,被辭退怎樣賠償
2020-12-17單位辭退多久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4韓國非法打工如何處罰
2021-03-02事業單位可以進行勞務外包嗎
2021-02-13勞務外包是什么意思
2021-02-16指定人壽保險受益人需要注意哪幾點
2021-01-15保險人哪些情況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0-12-25論保險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2-26觸發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會怎么樣
2020-12-25辭職后保險怎么處理
2020-11-20土地轉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農村營業房拆遷,補償按照住宅給合理嗎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