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素質及文化水平的提高,我國犯罪率越來越少。但是還是有少量的犯罪行為。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有關刑事犯罪后,羈押了能取保候審嗎,具體條件是什么。按照正常情況下,是可以進取保候審的。但是具體的要看犯罪嫌疑人的具體情況決定。
羈押了能取保候審嗎原則上是可以取保的。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取保候審是指公檢法叁機關在刑事訴訟中,依法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交納保證金,擔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偵查和審判,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方法。量刑要根據當事人是否構成犯罪,綜合考慮犯罪動機、主觀惡性、是否累犯、有無自首、立功情節,是否具有從輕或者減輕情節,以及當事人的認罪態度等因素確定。建議及時委托辯護人,會見當事人,了解案情提供法律幫助,閱讀案卷,調取有利證據,查清案情,減少您的法律風險和經濟損失,以免錯過最佳時機,最大限度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
羈押了能取保候審嗎,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
量刑方面,刑法第二百九十叁條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
(二)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
(四)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糾集他人多次實施前款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處罰金。
希望我們每一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都是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為了國家,為了自己、為了家庭,不要做知法犯法的事,最終造成無法挽回,自己抱憾終身。以上是對"羈押了能取保候審嗎,具體條件是什么"做出的詳細整理,希望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參考一下。
解除取保候審是不是沒事了
取保候審請律師多少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業病賠償程序是什么
2020-11-11房屋贈與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18交通事故監護人有權簽署諒解書嗎
2020-12-17喪偶再婚領證的時候需要提供什么
2021-01-01打架沒有傷情鑒定能處理嗎
2021-01-21房屋合同簽好可以換嗎
2020-12-29小學生課間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06房屋中介違約應該怎么賠償
2021-01-04關于雙重勞動關系的爭議
2021-02-01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勞務承攬與勞務外包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1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08保險公司怎么確認騙保
2020-12-23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會提起上訴嗎
2021-03-11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包含有哪些
2021-02-25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七十七條
2021-03-06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是否具有約束力
2020-12-28保險賠償金給付的若干法律問題
2020-12-06承包的土地被征收有補償嗎
2021-02-07林場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1-18